给动物分类
【字体:
给动物分类
作者:yufeng    教学科研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98    更新时间:2023-01-10

1.给动物分类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分类、实验、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级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制作模型、观察并描述对象的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在科学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教材分析】  

《给动物分类》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第一课时。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因此动物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生命形态。本课带领学生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但学生对于分类的操作并不是很精确,缺乏逻辑性。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先制定标准,再分类”的认识方法。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以交流动物园分区的话题让学生产生动物分类的意识,同时揭示分类的必要性,引出课题。第二部分,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引出生物学家的分类标准,根据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第三部分,认识脊椎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建模制作活动深化对脊椎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考如何让建模,从材料的选取到制作,再到交流讨论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第四部分,基于对脊椎的认识,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第五部分,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动物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比较熟悉的生命形态。但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只停留在粗浅的观察,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和差异没有系统的认识。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学生给动物分类引出生物学家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他们一直忽视的脊椎。利用观察、归类、建模、制作、分析、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对脊椎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一步步加深。四年级学生经过前面三年的实验经历,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验素养,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需要建模,怎么建模,材料如何选择等,让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能在合作中交流探究结果,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引导学生尝试根据有无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学生对珍稀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社会与环境层面未形成系统的认识,通过本课可以让学生讨论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让学生具有参与动物保护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建立起了一定的科学思维,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2. 知道根据动物的有关特征,能够对动物进行简单分类。  

3. 知道根据有无脊椎,能够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科学探究:  

1. 能运用感官,通过触摸,体验脊椎的存在,初步感知脊椎的结构。  

2. 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3. 在做脊椎建模的活动中,感受脊椎对动物体的重要作用,可以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利用建模的方法帮助思维建构,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的乐趣。  

2.在制作脊椎模型的活动中,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3.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动物资源的基本状况,认同保护环境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意义  

2.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分析动物资源减少的原因,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珍稀动物。  

【教学重点】  

1能对动物进行简单地分类,知道可以根据有无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了解脊椎的结构和作用,知道脊椎对脊椎动物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1根据有无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线轴、橡皮筋、圆纸片、胶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什么动物?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纸上动物园转一圈,这是他们的区域图,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1学生回答。  

2师:那么动物园为什么要给动物们分类呢?  

3学生思考。  

4师:分类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动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动物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动物园话题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讨论动物园分区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不知不觉对动物进行了分类,强调分类的必要性,顺利导入课题。]  

二、新授  

1给动物分类  

(1)师:出示图片,这些动物你认识吗?  

(2)与学生一起认一认  

(3)师: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4)师:小组先讨论,一分钟后我们来汇报交流结果。  

(5)生:可以分成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可以分为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可以分为大型动物和小型动物;可以分为鱼类、鸟类、软体动物、哺乳动物......  

4)师:分类要有一定的规范性,我们一般先制定一个标准,再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分类。  

5)师:生物学家们也对动物进行了分类,他们规定按照有没有脊椎来把动物分成两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比方说,这个圆表示一整个动物大家族,那么有脊椎的脊椎动物占这个圆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没有脊椎的无脊椎动物。  

[设计意图:对于一些常见动物,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前概念,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对动物进行分类。通过指出分类要有依据,引出生物学家的分类方法,发展学生固有认识,从而认识本课的主题: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2研究脊椎  

1)师: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是脊椎动物?  

2)生:人、猫、狗等。  

3)师:你依据什么判断它们是脊椎动物?  

4)生:背后都有一条长长的骨头。  

5)师:你们摸摸自己有没有。  

6)师:你在什么位置找到了它。  

7)师:我们一起从上到下先感受一下脊椎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8)生:从脖子开始到屁股结束。  

9)师: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10)生:长条形;圆柱形;像一根棍子......  

11)师:它是平整光滑的吗?  

12)生:好像不是平的  

13)师:大家再仔细摸一摸自己的脊椎,想象一下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14)生:直直的一条;像圆柱形的;有点凹凸不平......  

15)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脊椎的结构图,告诉老师和你想的有什么不同?  

16)生:脊椎是一块一块拼起来的;每一块之间不是无缝连接的;每一块之间还有一小块骨头......   

[设计意图:更多拓展,让学生认识身边的脊椎动物。通过摸脊椎的活动猜脊椎的形状和结构,感知脊椎在人体的位置,在学生想象与脊椎结构图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脊椎独特的结构特点。]  

3做脊椎模型  

1)师:这样的脊椎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思考。  

3)师:脊椎在我们的身体里,研究起来不太方便,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方便我们研究脊椎吗?  

4)生:做一个脊椎。  

5)师:做一个脊椎,我们又把它叫做建立脊椎模型,我们可以对抽象的脊椎进行系统的研究,建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6)师:那么做脊椎模型的话我们需要分哪几部分来准备材料?  

7)生:大骨头、小骨头。  

8)师:只有大骨头、小骨头,它们就会自己连接在一起了吗?  

9)生:还需要绳子或者胶水。  

10)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它们用绳子和胶水连起来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11)生:它们用胶水连起来就不能动了。  

12)师:那我们应该找一种什么样的绳子呢?  

13)生:柔软的绳子,有弹性的绳子。  

14)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同学们看看它们可以用来模拟脊椎的哪个部分。  

15)出示材料(线轴、纸片、皮筋、胶带)  

16)生:线轴模拟脊椎的大骨头,纸片模拟脊椎的小骨头,皮筋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  

17)师:那么脊椎模型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18)生:每隔一个圆片放一个线轴,然后用橡皮筋从中间穿过把它们连起来,橡皮筋的下端用透明胶带固定在桌面上,上端可以多方向转动。  

19)(学生活动)  

20)师:老师看到许多小组都已经完成了脊椎模型,哪个小组来把你们的脊椎模型展示给大家看看?  

21)师:通过对脊椎模型的研究,你认为脊椎有什么作用呢?  

22)生:可以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可以支撑动物的身体;可以保护内脏;小骨头有缓冲减震的作用......  

(多组展示汇报)  

2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脊椎是人和许多动物的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脊椎动物依靠脊椎支撑身体,可以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建模的全过程,通过制作脊椎模型,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脊椎的结构,利用自己制作的脊椎模型进行研究,更容易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更容易体会到脊椎的重要作用。]  

4脊椎动物  

1)师:出示图片,你能找到这些脊椎动物的脊椎吗?用手指出来。  

2)师:同学们还记得你们吃过的鱼的脊椎吗?脊椎一般在哪?对身体起到什么作用?  

3)师:动物世界多姿多彩,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动物的图片,你认识它们吗?你能像生物学家一样,将这些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吗?如果你觉得是脊椎动物,指出脊椎所在的位置。  

4)生:脊椎动物:青蛙、黄鹂、猴子、鲨鱼  

无脊椎动物:蚊子、蜗牛、水母、河蚌、蚯蚓  

[设计意图:在找脊椎的过程中,发现脊椎的位置在身体的中心,对身体起到支柱作用。通过归纳总结脊椎动物的特点,进一步理解脊椎对动物的重要作用。通过分类活动,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5我国动物资源的基本情况  

(1)师: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有一些动物因为各种原因,数量正在急剧减少,为了保护它们,国家把它们列为珍稀动物。  

(2)师:视频中哪些动物是脊椎动物?  

(3)生: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等。  

(4)师: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5)生: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而且不能猎杀他们。  

[设计意图:从了解我国动物资源到分析这些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最后学生根据所分析的可能造成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来思考保护动物的措施,由此自发地认同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三、巩固与拓展  

1师: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2生:动物有多种分类方式;有的动物有脊椎,有的动物没有脊椎;脊椎对许多动物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动物濒临灭绝,需要我们去保护它们......  

[设计意图: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使课堂所学得以内化。]  

   

【板书设计】                     1给动物分类  

动物大家族                                      

  

                     

   

   

   

无脊椎动物  

    

脊椎  

动物  

     

教学科研录入:yufeng    责任编辑:yyjyz 
  • 上一个教学科研:

  • 下一个教学科研:
  •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电话:0510-86338683。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河塘中心信息技术处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9095289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