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
【字体:
《光源》
作者:yufeng    教学科研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79    更新时间:2022-01-14

《光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一课。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根据光源概念与生活经验,讨论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进而学会给光源分类。第二部分,分析图片呈现的发光现象,知道发光物体分为光源与反光物体两类,学会区分。第三部分,通过点燃蜡烛、给细钢丝通电两个活动,。  

二、学习目标  

1.观察各种光源,能区分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  

2.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  

3.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发现与分享。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举例说明光源的特征,区分光源与反光物体。  

难点: 观察某些物体发光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火柴、蜡烛、钢丝球、两节电池、两个带导线的鳄鱼夹,装有细沙的托盘。  

五、教学过程  

(一)给光源分类  

白天,阳光照亮大地;夜晚,灯光和烛光给我们带来光明。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  

出示烛光、萤火虫、烟火、雷电图片  

提问: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  

【意图解析】在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引出光源的概念;强调其特征:能自己发光。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人造光源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  

(二)比较光源与反光物  

出示图片:玻璃幕墙、月光及其倒影  

提问:这些物体是光源吗?为什么?  

【意图解析】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胡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物体存在而发光。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  

        (三)观察物体发光的过程,认识到发光需要能量  

         1.活动一:点燃蜡烛,观察它燃烧发光的过程  

         蜡烛发光过程:点燃蜡烛,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而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2.活动二:给细钢丝通电,观察钢丝发光的过程  

         实验步骤:1.从钢丝球中抽出一根细钢丝,将两个带导线的鳄鱼夹分别夹在细钢丝的两端。2.将两个鳄鱼夹立在沙盘中,把其中一根导线固定在电池的电极上。3.用另一根导线触碰电池的另一极,观察细铁丝发光的现象。  

        细钢丝发光过程: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注意:整个过程中细钢丝处于高温状态,千万不要用手触碰。  

【意图解析】本活动就是通过做使某种材料发光发热的实验,引导学生感受光是一种能量表现形式,体会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  

六、板书设计  

光源(课题)    

         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  

教学科研录入:yufeng    责任编辑:yanzi 
  • 上一个教学科研:

  • 下一个教学科研:
  •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河塘中心信息技术处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9095289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