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排列
河塘中心小学 张晓寅
1、使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一一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串珠游戏,一颗黑珠一颗白珠一颗黑珠一颗白珠。
猜一猜,接下来会串什么?再接下来呢?
提问: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你们的意思是,一颗黑隔一颗白一颗黑隔一颗白,黑珠和白珠是有规律的串的,是这样吗?
二、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一)认识间隔排列
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我们去参观一下兔子庄园,在兔子庄园你看到了什么?(兔子、蘑菇、木桩、篱笆)
师:你能说说兔子和蘑菇是怎么排列的吗?(一个兔子隔一个蘑菇,一个隔一个排列的)
你还能找到这样一个隔一个的排列吗?(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
我们在兔子庄园找到了3组物体跟刚才的串珠是一样的,都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在数学上,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方式,叫一一间隔排列。(板贴:一一间隔排列)
学生齐读,你觉得这句话中关键是什么,什么样的排列才可以叫一一间隔排列呢?(板贴: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
(二)生活中的间隔排列
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一一间隔排列吗?
预设:课桌,路灯,树
补充:老师也带来了几张图片(欣赏),看来啊,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间隔排列的现象,间隔排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整齐美观。
(三)探究规律
1、研究间隔排列,发现规律(活动一)
师:间隔排列是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那这两种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间隔排列的规律。
我们用£和○来表示两种物体摆一摆,要求:以这个白色贴纸为起点,5个£都贴完,再贴一些○,使£和○形成一一间隔排列。(多出来的○放在旁边)
学生活动,展示在黑板(4种)
问:这4组排列都符合间隔排列吗?你能根据所用£和○数量的多少,把这4种排列分分类吗?(小组讨论)
交流:学生说分法(说说理由:同样多的一类,数量差一的一类),老师把板贴分一分
① 第一组:£和○的顺序不一样,为什么数量一样?(数出来的)
老师引导:把一个£和一个○看成是一组,一个对一个,到最后正好对完,有几个£就有几个○,所以□和○同样多。(师板书连一连)
如果两种物体数量庞大,数个数、一个对一个比较麻烦,仔细观察,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来判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什么时候数量是同样多的。(学生思考)
提示:观察这两组的头尾,你发现了什么?
生:头尾不同。
师:观察的真仔细,是呀,这两组间隔排列的头尾不同,£和○的数量同样多。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老师有3个方块(黑板上演示)那需要几个圆才能保证是头尾不同的间隔排列呢?(同学上台摆)4个方块呢?
师:的确如此!我们发现:头尾不同的间隔排列,两种物体的个数同样多。(板贴:头尾不同,同样多)生读一读
提问:我们再来看刚才分的第二类,也是间隔排列,为什么£和○的数量不同呢?(学生说想法:头尾相同了)
像刚才一样,从头开始,一个□对一个○,一个对一个,最后还剩下一个□,没有○和它对应了,所以□的个数比○多一个。
从这一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头尾相同,多一个(个数不同)。
多出来哪一个?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律定为:头尾相同,尾多一(板贴)
通过刚才大家的探索,我们得到了间隔排列的规律,齐读(看黑板)。
(四)应用规律(活动二)
(1)快速判断
师:老师来考考大家,你能很快比出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哪个多哪个少吗?
小结:看来,要比较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我们只要看头和尾,头尾不同(同样多),头尾相同(尾多一)
(2)画○
师:下面我们来画间隔排列,把要求读一读
£和○一一间隔排列,正方形有6个,圆可能有几个,你能想到几种情况,把你想到的情况都画下来。
交流:你画了几个圆,你是怎么画的
(五)围成一圈的情况
师:老师穿了一串珠子,红珠和绿珠也是一一间隔排列,你能比出谁多谁少吗?
学生猜,师引导:比较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只要看头和尾,可是现在围成一圈,怎么看头尾呢?
老师现在用剪刀把它剪开,你发现了什么?
头尾?(不同)和黑板上的哪一类相同?
发现:是呀,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围成一圈,那两种物体的数量也相等。(板贴:围成一圈)
三、应用练习,巩固规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索发现了一一间隔排列中的规律,接下来我们用这些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1、 对比练习。
①一排:读题,重点理解“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学生尝试分析,结合图帮助学生理解。
② 一圈
2、 锯木头
见过锯木头吗?(课件演示锯一次),有一个锯痕就表示锯了一次,锯1次锯成几段?2次呢?这里有间隔排列吗?锯痕和锯的段数也是间隔排列,根据间隔排列的规律,锯的次数和段数有什么关系?(头尾相同,尾多一)也就是锯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1。(读结论)
运用结论完成2个题目。
种树
读题,出示图
师:这里有间隔排列吗?是的,树和中间的距离间隔排列,每8米种一棵,那根据间隔排列的规律,你知道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有几个8米吗?
学生列式解答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一起探索了间隔排列中的规律,生活中还有很多数学规律,只要你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多看多研究,一定会有更多收获的。
1、使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经历一一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串珠游戏,一颗黑珠一颗白珠一颗黑珠一颗白珠。
猜一猜,接下来会串什么?再接下来呢?
提问: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你们的意思是,一颗黑隔一颗白一颗黑隔一颗白,黑珠和白珠是有规律的串的,是这样吗?
二、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一)认识间隔排列
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我们去参观一下兔子庄园,在兔子庄园你看到了什么?(兔子、蘑菇、木桩、篱笆)
师:你能说说兔子和蘑菇是怎么排列的吗?(一个兔子隔一个蘑菇,一个隔一个排列的)
你还能找到这样一个隔一个的排列吗?(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
我们在兔子庄园找到了3组物体跟刚才的串珠是一样的,都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在数学上,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方式,叫一一间隔排列。(板贴:一一间隔排列)
学生齐读,你觉得这句话中关键是什么,什么样的排列才可以叫一一间隔排列呢?(板贴: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
(二)生活中的间隔排列
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一一间隔排列吗?
预设:课桌,路灯,树
补充:老师也带来了几张图片(欣赏),看来啊,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间隔排列的现象,间隔排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整齐美观。
(三)探究规律
1、研究间隔排列,发现规律(活动一)
师:间隔排列是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那这两种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间隔排列的规律。
我们用£和○来表示两种物体摆一摆,要求:以这个白色贴纸为起点,5个£都贴完,再贴一些○,使£和○形成一一间隔排列。(多出来的○放在旁边)
学生活动,展示在黑板(4种)
问:这4组排列都符合间隔排列吗?你能根据所用£和○数量的多少,把这4种排列分分类吗?(小组讨论)
交流:学生说分法(说说理由:同样多的一类,数量差一的一类),老师把板贴分一分
① 第一组:£和○的顺序不一样,为什么数量一样?(数出来的)
老师引导:把一个£和一个○看成是一组,一个对一个,到最后正好对完,有几个£就有几个○,所以□和○同样多。(师板书连一连)
如果两种物体数量庞大,数个数、一个对一个比较麻烦,仔细观察,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来判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什么时候数量是同样多的。(学生思考)
提示:观察这两组的头尾,你发现了什么?
生:头尾不同。
师:观察的真仔细,是呀,这两组间隔排列的头尾不同,£和○的数量同样多。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老师有3个方块(黑板上演示)那需要几个圆才能保证是头尾不同的间隔排列呢?(同学上台摆)4个方块呢?
师:的确如此!我们发现:头尾不同的间隔排列,两种物体的个数同样多。(板贴:头尾不同,同样多)生读一读
提问:我们再来看刚才分的第二类,也是间隔排列,为什么£和○的数量不同呢?(学生说想法:头尾相同了)
像刚才一样,从头开始,一个□对一个○,一个对一个,最后还剩下一个□,没有○和它对应了,所以□的个数比○多一个。
从这一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头尾相同,多一个(个数不同)。
多出来哪一个?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律定为:头尾相同,尾多一(板贴)
通过刚才大家的探索,我们得到了间隔排列的规律,齐读(看黑板)。
(四)应用规律(活动二)
(1)快速判断
师:老师来考考大家,你能很快比出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哪个多哪个少吗?
小结:看来,要比较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我们只要看头和尾,头尾不同(同样多),头尾相同(尾多一)
(2)画○
师:下面我们来画间隔排列,把要求读一读
£和○一一间隔排列,正方形有6个,圆可能有几个,你能想到几种情况,把你想到的情况都画下来。
交流:你画了几个圆,你是怎么画的
(五)围成一圈的情况
师:老师穿了一串珠子,红珠和绿珠也是一一间隔排列,你能比出谁多谁少吗?
学生猜,师引导:比较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只要看头和尾,可是现在围成一圈,怎么看头尾呢?
老师现在用剪刀把它剪开,你发现了什么?
头尾?(不同)和黑板上的哪一类相同?
发现:是呀,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围成一圈,那两种物体的数量也相等。(板贴:围成一圈)
三、应用练习,巩固规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索发现了一一间隔排列中的规律,接下来我们用这些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1、 对比练习。
①一排:读题,重点理解“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学生尝试分析,结合图帮助学生理解。
② 一圈
2、 锯木头
见过锯木头吗?(课件演示锯一次),有一个锯痕就表示锯了一次,锯1次锯成几段?2次呢?这里有间隔排列吗?锯痕和锯的段数也是间隔排列,根据间隔排列的规律,锯的次数和段数有什么关系?(头尾相同,尾多一)也就是锯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1。(读结论)
运用结论完成2个题目。
种树
读题,出示图
师:这里有间隔排列吗?是的,树和中间的距离间隔排列,每8米种一棵,那根据间隔排列的规律,你知道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有几个8米吗?
学生列式解答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一起探索了间隔排列中的规律,生活中还有很多数学规律,只要你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多看多研究,一定会有更多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