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竹节人
【教学目标】
1. 会写“豁、凛”等 15 个生字,正确读写“疙瘩、沮丧、威风凛凛”等词语。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品味关键字词句, 学习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
3. 能通过品读文本, 联想到自己平时的生活, 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难点: 品味文章生动幽默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1. 生字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玩过不少玩具吧?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呢?(预设:机器人,汽车,泡泡枪,芭比娃娃,乐高积木……)
2. 那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这种玩具呢?(课件出示竹节人的图片)这种玩具叫“竹节人”,也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新课。 (板书课题 ——竹节人)。
3. 让我们带着好奇, 一起去课文里看看作者是怎么玩这种玩具的吧。
二、学习生字词。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 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3. 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凛”的部首是“冫”,不要写成“氵”; “雕”的右边是“隹”,不要写成“佳”。
三、了解文章结构。
1. 快速朗读课文,完成课后阅读任务。
(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2. 小组交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你是怎么阅读课文的?如:“写玩具制作指南”,在阅读时重点关注竹节人的制作方 法;“体会玩具的乐趣”,读的时候特别注意文中写“我们”投入地 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主要关注老师没 3 收玩具及玩玩具的内容。
3. 再读课文,划分段落结构。说说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1--2 段):概述“我们”小时候喜欢玩自己做的竹节人。
第二部分( 3--7 段):写制作竹节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 8--19 段):主要写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表现了孩子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
第四部分( 20--29 段):主要写老师没收了竹节人,却也偷偷在玩竹节人的趣事。
四、学习第一、二部分。( 1—7 段)
1. 画出文中写制作竹节人的过程的句子。 思考:竹节人是用什么 做的?圈出做竹节人的动词。
2. 画出 1—7 段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分析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掉下去了”。)
五、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