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慢慢努力
——期中考后随想
河塘小学 郁静华
第十一周学校举行了期中考试,我们五年级数学也是领导们比较关注和重视的对象之一,看看分了班,换了老师,学生成绩改变了多少,想一探究竟,所以进行了调研。为了全面反思教学得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促进教学质量的继续提升,以下谈谈我的考后随想:
从试题来看,应该说是比较简单,也许出卷老师也知道我们这届学生的基础,所以很体谅我们,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但必须扎实过关。从考试成绩来看,要比我想像中好,全班41人,33人90分以上,一人不及格,平均92.9分,这个成绩对于我班来说已是超常发挥,已达到了顶峰,也许以后不会有这样的成绩,也可以说是昙花一现,所以也不怎么高兴,感觉教得有点累有点苦。
开学两周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得就不够端正。主要表现:不做作业说谎有几个,小部分同学作业虽然能按时按量完成,但书写不认真,更谈不上作业的正确率。还有少几个同学习惯了抄袭,拿到作业本东张西望,没有好好静心思考的习惯。还有好几个做作业如蜗牛爬树,慢得不可想象,一堂课上好,相对应的一面补充练习到放晚学只做了二三题。
其次,课堂上学生听课的有效性也较差。很多时候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上课听得不认真,但这些学生中并不全是思想开小差的,很多都是不积极参与的,感觉课堂与他无关。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坐不住,不是身子老是侧坐,就是趴在桌子上,有时候转动和旁边或后面的同学说说话,感觉很随意。
第三,学习方法不够得当,勤奋度不高,有部分学生比较懒惰,学困生很多,他们所学知识前后不衔接。新知识,必须要有旧知识的支撑,也就是说很多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他们总是木呆呆的看着我,说没学过,或者忘记了。感觉他们的整体数学水平在中下。当我有一次与他们闲聊时问问喜欢数学的同学举手,不满10个,问其原因,他们都说考试考得不好,没有英语考得好。
最让我震惊的是,班内还有一个几近智障的学生,升入五年级时听说只考了2分。20以内加减法都不会,乘法口诀也背不出来,那她接下去两年可以学点什么呢,为此,我真的失眠了两个晚上,心想我要带他们两年,带到他们毕业,真是急死人,我该怎么办呢?
针对以上情况开始我的教育教学计划:
第一,用积极进取的心态感染学生
当得知大部分学生不太喜欢数学,是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我想,不喜欢数学,还何谈成绩的提高呢?那一刻,我的心啊真的要滴血了。但我在学生面前毫无流露半点不满,反而自吹自擂的对学生说,你们从今天碰到郁老师开始,数学成绩就会好了。学生大惊,“真的啊”,“嗯,真的”。曾有人夸奖郁老师是“强将”,那你们说“强将”手下的“兵”是怎么样的啊?学生情绪激动的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说的太好了”你们从今天开始都是我手下的“兵”,你们想做“弱兵”吗?学生们直摇头“不想”。我乘势教育,不想做“弱兵”首先要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也是快乐的秘诀。惟有自信,才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保持乐观,从而想办法战胜困难与挫折。还一定要学会赏识自己,悦纳自己,勉励自己,一起大声喊出来:“我爱数学,数学爱我”。还有做事要善于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彻底的警醒,以前成绩的落后肯定有原因的,以前的犯错要成为最后一次,譬如说不做作业,说谎,做事慢吞吞,上课不专心等等,不要忘记“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人是最愚蠢的,同学们,我们一起慢慢努力。”学生颔首点头,领悟深刻。
第二,加强班级管理,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
针对学生不安心,不安静学习的现象,提出了我班的座右铭:“宁静致远”,利用晨会,讲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和意思。这个成语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军事家,《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它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他儿子的要求,今天郁老师借用它来要求同学们。它的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心里如果有杂念,就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想要成功就要心无旁骛的专心做一件事情。所以我们现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入室则静,进门读书,人人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学习。从而慢慢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现在看来,班级整体向着良好的态势发展着。
第三,加强课堂管理,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
我在课堂教学时,注意教育引导,对自控力不强的学生间隔提醒,有时用眼神示意,让他们慢慢养成专心的习惯。最主要的还是我想方设法让课堂更生动,更有趣,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对上他们的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从而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好课件,深入研究教材,很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想学生所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思路要开阔,在教学中做到举一反三,不能就题论题。做好各层次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辅导,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审题,深入分析,仔细答题,用心检验等习惯。
在此谈谈“以身作则”,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好的“以身作则”会影响学生,不好的“以身”更会影响学生,比如老师把学生的作业不及时批改,长期下去学生也会不及时完成作业,一些优柔寡断的做法同样会潜移默化地复制到学生身上来。如果一个老师做事雷厉风行,作业及时认真批阅,学生看在眼里,心想快点完成,老师要来批了。所以我尽最大的努力做到积极、耐心、一丝不苟,对每一个学生都宽容、公正、坦然面对,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典范。
第四,补“差”先补“心”,家校同心,一起同行。
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所以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比如我班顾昀韬同学,本是我班最后一名,开学一星期,我发现他有数学思维,就是趴在那里一动不动,要叫一叫才动一动,在班级的一次口算比赛中,我发现他做得很快,并且全对,我就借此时机故意夸大的本事,如果顾昀韬一直保持这样的速度,你的成绩肯定会超过我班的陆海栋(第九名),两个月下来,在我的一再鼓励下,这次考试也达到了优秀级。
本学期我班学生人人有本家作记载本,所有学校的作业和重大事项我都会让学生记录其中,家长们也都能每天检查这本联系手册,按着这本手册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和书写质量,签字。家长们很负责,能与我互动,能如实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并在联系手册上反馈,然后给孩子们签好字,我班很多家长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很负责任,在与我的交流中感到很开心,“我家孩子变化真大,到了五年级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班中有个叫王里程同学,开学来我发现他上课又像听,又像不听,坐在那里做事漫不经心,一次单元考试后,我就在家作记载本上留言:
(师):王里程同学,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老师近来发现你有进步,希望上课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家长留言:辜负了老师的期望,考试每次一点点,估计拖了班级的后腿,影响了平均分!
(老师):“呵呵,其实一次考试分数有时也说明不了什么,但可以看出孩子某些方面的欠缺:如:基础啊,习惯啊,思考问题的周全啊……,但你也别太急,慢慢来,相信王里程同学还是有潜力的,并觉得你们家长也还是蛮关心负责的!共同教育吧,给他时间和空间,期待成为全面发展的孩子!”
(家长):“谢谢郁老师的鼓励,感谢郁老师的点评!得到老师的表扬第一感觉就是不容易,从这阶段在家的表现,感觉他还算认真,每天回家先练字,再完成作业,希望他能继续这个认真的势头!”
(师):近来您孩子确实进步很大,上课也比较认真,慢慢来吧,耐心点,不要过于急功近利,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找学习的好方法,从内心出发,改变行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天天练字,好习惯,坚持哦!!……
(家长):每天监督他做作业,发现作业速度有所加快!
(师):好现象,好势头,自信点,继续努力,老师一如既往的关注你!!
这位同学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也考了97分的好成绩。
还有比较要好并且文笔比较好的学生就直接与我在记载本上文字沟通交流:有一次我布置家作是:3个计算题,2个应用题。明天一早帮她一批,3个计算题都算错,2个应用题都抄错,于是我在她家作记载本上留言:
(师)孙依玲:郁老师真心地对你说,不要那么粗心了,一旦养成习惯,祸害很大!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点越来越多,解题步骤也越来越复杂,特别要注意解题的细节啊!在老师的印象中,从你稳重的外表看来,你应是一个很细心的同学呀!下定决心,好好改变!
(生)郁老师:我一定会听您的教导,好好改变。可我也很苦恼,我也想尽快把粗心从我身上赶走,可它像狗皮膏药一样贴得紧紧的。每次作业我总是很晚才交,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我在一遍遍打草稿检查,可无论我怎么检查,到头来还是错错许多。看着那么多的“叉叉”,我感觉离“三好学生”越来越远了。其实我心里也很着急,可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感觉在一步步下滑,怎么办呢?
(师)哦,你也别苦恼了!这个“粗心”的大敌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要改掉这个“粗心”的毛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掉,只要你足够重视,多方面改变,做题时集中思想,慢慢来吧!但要相信,郁老师还是很喜欢你的,你是个才女!老师只是希望你更好!!
…….
针对我班学生个性特点,我在批阅家作记载本的时候总会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语,每当看到老师的赞扬,想必他们一定很开心,读书做事比以前用功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以上是我在这学期中的自认为的一点成功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我最大的热情带好我的班级,我会认真履行一个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应尽的义务,使班级继续稳定的发展,圆满完成我的任务。风风雨雨,我知道要走的路还很长,我只希望:学生毕业时能自豪地说:“我在小学学到了该学的,无怨无悔”;家长们开心地说:“我孩子在您的教导下成绩提高了,各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我肯定地对自己说:“为了我的学生,我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