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习作4写一处秋景教学设计和课型总结
【字体:
三上习作4写一处秋景教学设计和课型总结
作者:顾春燕    教学科研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36    更新时间:2015-01-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知道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哪些景物属于动的,哪些景物属于静的。在此基础上,揭示观察要点,进而弄清描写一处景物的要领。   

2.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的景物,要有动有静。   

3.观察一片田野,指导学生结合图画或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   

  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课前准备:   

1.课本插图PPT                        

2.带领学生有顺序地观察稻田,做好纪录或拍摄下来。           

3.好词好句表。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纪念,乐意吗?   

.读懂例文   

学生自读,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用“___”画出来。                

交流以上问题。   

.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出示例文写草部分,同时出示山坡上草的图片。   

学生边读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   

讨论交流   

草——高矮 颜色(板书)   

2、出示例文中写花部分,同时出示山坡上花的图片。   

学生边读边观察,思考:写花又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讨论交流:   

花——颜色  名字(板书)   

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过读: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4、出示例文最后一部分,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图片。   

学生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   

讨论交流:蚂蚱、蝴蝶(板书)   

5、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静后动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抓住主要景物。   

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如形状、颜色、动静变化等)   

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得景物恰当地连接在一起。   

.迁移仿作 明确写作要求。   

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看到的那片美丽的田野。   

习作指导:   

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摄的照片。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示。   

学生评议,说意图。   

3、指导学生写稻田。   

<1>出示稻田图片。   

同学们,现在老师想请你来介绍这片稻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呀?  

(颜色、稻穗的样子;无风的时候稻田的景色;风起时候,稻田的景色)板书。   

<2>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从不同的角度说。            

<4>出示好词语篮和好句子筐。   

一望无际  颗粒饱满   

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过一浪,非常壮观。   

那颗粒饱满的稻穗仰起脸骄傲地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壮观! (写好图上其他的景物,丰富习作。   

<5>同学们,你看在稻田中,谁在那儿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飞来飞去的又是谁呢?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还有那弯着腰,挥舞镰刀的人们呢?他们表情如何?那轰隆隆响着的该是收割机吧!我们也把它们搬进我们的作文薄里好吗?   

<6>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练起来说。            

指名说。              

评议。            

<7>学生写草稿。   

师生评议。     

               

课型总结:  

升入三年级,学生们开始由写句子向写简短的段落过渡,从而达到能够写篇章,在对习作充满好奇的同时许多学生也很迷茫,“怎么写”又应该“写什么”成为困扰学生的问题。   

习作四是写一处秋景,考虑到学生语言的平淡,为了积累语言的需要,课前我让我的学生去观察了秋天的变化,学生观察后发现了秋天的树叶、菊花、田野、果园的特征。然后我引导学生让学生把自己摘抄到的优美句子、段落和大家一起分享。课前我出了几个句子练习:树上挂满了红红的大柿子,仿佛……一阵秋风吹过,黄黄的叶子好像……在空中飞舞。恰当的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可以使写景文章更加生动。通过这样的句子练习让学生体会到修辞方法的重要性。  

学生习作时能分段对每一个景物进行描写,而且描写得很优美,特别在写到秋天的田野的时候,学生有话可说了,有的这样写到:“金灿灿的稻谷,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在清凉的秋风吹动下,金色的海洋漾起了一道道波纹。稻子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弯着腰,低垂着头,小声地报告着丰收的喜悦!”有的这样写到:“稻田旁边的大豆,绿里透黄,豆荚足有两寸长。打开豆荚一看,里面躺着金光闪闪的小豆王子,正等着农民伯伯把他们抱回家呢!”不过还不能做到详略得当。  

   

下面说一下《写一处秋景》这类写景作文的指导方法,以及孩子在写作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如何把景物写具体?   

  1.可以让孩子多角度地去观察,可以远看,可以近看。  

  2.观察要仔细,包括事物的样子、颜色、味道等。  

3.除了写物,还可以引导孩子把人与物融为一体,在写物的同时加入人的行为、感想…   

比如:  

果农看到秋天丰收的果园,写写人们脸上的喜悦   

  看到了美丽的落叶,写写自己内心的陶醉   

  自己看到诱人的果实,口水直流   

二、如何将景物写生动?   

  1.合理发挥想象,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把景物当作有生命的东西去欣赏它,才能赋予它美感。   

  2.将事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相结合。   

比如:  

可以写在阳光照射下,景物有什么新的变化,   

  可以写风一吹,景物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美感。   

三、如何将作文写得有条理,有顺序?   

  可以按照“变换不同的地点”来写:   

  山坡上(树林里)、田野里、果园里、公园里(花坛里)   

   

   

教学科研录入:luoyan    责任编辑:yanzi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河塘中心信息技术处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9095289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