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52页~5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比划、举例等活动,联系实际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能表示出1分米和1毫米大约有多长,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间的进率;学会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或线段。
2.使学生在操作、比较、观察等活动中,建立1分米和1毫米单位长度的观念;体会物体、线段近似长度的含义和表达方法,培养估计较短物体长度的能力;通过测量长度提高测量操作能力,进一步积累测量物体、线段长度的经验。
3.使学生积极参加操作、估计、测量等活动,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感受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学生尺、5角硬币、磁卡、卷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 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呢?那么,1米里有几个1厘米呢?(1米=100厘米)
小结: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出示填空题:旗杆高10( ) 橡皮长6( ) 牛奶盒高1( )
提问:你会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吗?
问:牛奶盒高1什么?能用米吗?能用厘米吗?
揭题:不行,那么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分米)
二、探索新课
(一)认识分米
1、观察感知,初步认识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漂亮的文具盒,测量出文具盒的宽是1分米。看,1分米是多少呢?(10厘米)
师:对,像这样10厘米长的线段就是1分米。
2、形成表象
师:小朋友看到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分米,那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看看1分米可以刻度0到刻度几的长度?也就是说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对,1分米里有10厘米,列成等式:1分米=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学生齐读。
从尺子上看1分米,还可以从哪里到哪里?
小结:只要是10厘米就是1分米。
拿出你们的学生尺,看看1分米有多长,感受一下它的长度。指给你的同桌看看1分米可以从哪里到哪里。
3、比划举例,强化表象
(1)画图:我们从直尺上认识了1分米,那你能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吗?
请小朋友画在白纸上,画好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师:我们来看看1分米线段的标准画法。(出示课件)
你有没有画对呢? 与你的同桌交换了测量一下,是不是1分米?
(2)比划:我们从直尺上看到了1分米,用线段表示了1分米,现在请你用拇指和食指按在线段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到尺子上找1分米再比划一下。
请小朋友把比划的举起来给老师看一下,是不是比划得差不多。
(3)举例:知道了1分米的长度,那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在老师的讲台上就有,请刚才表现好的***来找一找。(杯子的高度、吸管的长、粉笔的长……)
(4)认识几分米:刚才老师的只量了文具盒的宽,现在我们来测量一下文具盒的长。
问:文具盒的长是几分米?为什么?
师:老师这里有一根尺,说来看一看,我的这根尺是几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3分米,因为有30厘米)
(出示米尺)师:这是米尺,我想知道这根尺从刻度0到哪里是5分米?
还想知道1米有几分米?拿出老师帮你们准备好的米尺,拉出1米,平放在桌上,同桌一起数一数。
指名一人数一数。
师:对啊,1米就是10分米。我们可以列出等式:1米=10分米(板书:1米=10分米)学生齐读。
4、回顾整理,加深认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分米,那么,你对分米有了哪些认识?(分米和厘米比一下,分米和米比一下,有什么发现。)
(二)认识毫米
1、感知认识
师:我们以前量过数学书的长边和短边,现在老师想请你帮个忙,用厘米作单位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
(同学们有的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有的说1厘米不到。)
老师还想知道得更准确,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接着板书课题:和毫米)
师: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出示任意1小格,看看1毫米的位置。
请你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看看1厘米中间有多少毫米?
(放大尺子)看,2毫米从刻度0到哪里?5毫米呢?刻度线有什么区别?我们把这条比较长的这条刻度线称作“5毫米线”。
接着数,(6毫米、7毫米、8毫米、9毫米、10毫米)你知道1厘米是多少毫米了吗?
交流得出:1厘米中间有10毫米。
师:我们可以列成等式: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刚才我们测量出数学书的有几个小格?是几毫米?
2、形成表象
师:毫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毫米很短,但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有许多。
一枚5角硬币的厚度大约1毫米,银行卡的厚度大约1毫米,老师手里的身份证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数出数学书上10页纸的厚度也是大约1毫米。你可以用尺去量一量,捏一捏,感受一下1毫米的厚度。
师:1毫米厚吗?
比划:要想比划出1毫米有多厚,我们可以对着直尺上的1毫米,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
也可以把5角硬币或磁卡捏在手里,然后抽掉看看1毫米有多厚。
师:举起来让我看看。同桌互相比划,用一分硬币插进去量一量对不对。
3、认识几毫米
师:在直尺上,从刻度0开始,数出10毫米、20毫米、30毫米……
说明:1厘米是10毫米,几厘米就是几十毫米。
你能从刻度0开始,数出5毫米、15毫米、25毫米……吗?
4、回顾整理,加深认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那么,你对毫米有了哪些认识?(毫米和厘米比一下,毫米和米比一下,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们学的真不错,老师要来考考你们
1、练一练:我们一起来看小明的课桌高68厘米,大约( )分米。小明的凳子高42厘米,大约( )分米。
2、“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相互说长度,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用尺量。
4、你知道吗?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