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字体: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作者:zwf7757    教学科研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60    更新时间:2021-06-24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05-106页,练习十六的1-2.  

【教学目标】  

1.教材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想到转化,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进行图形的等积,等周长的变形。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一、课前热身,预伏“转化”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20根牙签,谁来帮我数出18根。(学生操作)好的,谢谢你!  

师: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操作)  

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初步掌握转化  的方法和技巧。  

师:你的脑子转得真快!是的,要从20根小棒中数出18根,我们可以先数出去掉的2根,剩下的就是18根了。  

师:对比刚才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单?(生:第2种。)  

师:是的,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可能会让问题变得简单,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碰到困难时不妨也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二、观察、操作、实验,感知转化策略在“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运用。  

(一)等积转化  

1、出示例1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图形,你们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拿出练习纸,自己试一试。(学生练习)  

师:完成后与你的同桌交流你的做法。(学生交流)  

2、交流方法。  

方法一:数方格(没有学生用)  

方法二:转化成长方形  

师:谁来说说你比出的结果。能具体说说你是怎么比出来的吗?  

其他同学是怎么比的呢?  

刚才几位同学(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些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把这两个图形转化为长方形后比较出结果的。  

那我们先来看看左边图形是怎样转化为长方形的呢?  

生:把上面半个圆向下平移,补在缺口上。  

师:具体是平移几格?你是如何看出把上面半个圆向下平移5格后就能正好补成一个长方形呢?  

生:因为这两个半圆的直径都是4格。(课件演示)  

师:嗯,你观察的真仔细!  

师:再来看看这右边图形又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呢?  

1:把这两个半圆割下来补在这儿。      2:把两个半圆分别旋转180°。(课件演示)  

师:其实,可以将这个半圆绕这个点顺时针旋转180°,而这个半圆呢绕这个点逆时针旋转180°  

师:为什么旋转后正好补在缺口呢?  

生:这些半圆的直径都相等。  

师:通过旋转这两个半圆,我们把原来的图形就能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  

现在这两个图形都转化成了长5格、宽4格的长方形,所以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  

3、提出问题:不过,我有几个疑问,你们能帮我解答一下吗?  

问题1:我明明是要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现在变成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这样可行吗?为什么?  

哦,在转化的过程中,虽然形状变了,但面积的大小没有变。所以这种方法可行的。  

问题2:你们为什么不用数方格的方法直接去得出两个图形的面积,而是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现在的图形呢?(原来的图形比较复杂,是不规则,不容易比较,转化成长方形后就容易比较了。)  

是的,不规则图形没有直接的公式来求面积,如果用数方格的办法又太麻烦了,而转化成长方形后,问题就简单多了,直接用面积公式就行了。(板书:复杂——简单)  

师: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同学们用到了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非常重要的策略,大家猜猜看,是什么策略?(转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转化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4、让我们再来看几个图形,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109页的第2题。)  

12小题学生直接口答。  

生:你是怎么解决的?用了什么策略?(转化)  

3  

预设:会出现两种结果  

1)把这个斜着的正方形拉拉正,就是一个边长3格的正方形。(教师当场演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比3格长,所以这种做法是错的。)  

2)把涂色部分切割,移动,涂色部分一共有10格,结果是5/8。(课件演示)或者把空白部分切割,移动,空白部分一共有6格,所以涂色部分就有10格,结果是5/8  

师:猜想错误的举手。数学是严谨的,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想,但要小心求证。  

5、小结:好了,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分割、平移、旋转将一些不规则图形转化成了与原来图形面积相等的规则图形,从而解决了问题。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除了有面积相等的转化,还可能有什么相等的转化呢?(周长相等的转化)确实有。  

(二)等周转化  

1、课件出示题目及要求:  

观察下面的两个图形,想一想,要求右面图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每一小格的边长为1厘米。)  

师:一起来指一指右边图形的周长。你能运用转化的策略,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先在图上画画移移。  

师:谁来介绍?(竖着的右移,横着的上移,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周长(5+3)×2=8×2=16(厘米)  

师: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形状变了,周长没有变。)面积变了吗?(变了)  

周长没变,所以可以根据转化求出周长。可以根据转化后的图形,求面积吗?为什么?  

2、练习  

凹凸形,说说是怎样转化的?这两个图形转化后有什么不同?  

三、复习回顾、逐步深化对转化策略的体验。  

1、师:其实在我们以前的数学学习中,早就运用了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曾经用转化的策略学习过哪些数学知识?  

比如说一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你能想起来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跟小组的伙伴交流。  

2、学生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请学生说说推导的过程。  

4、不仅在图形的世界里常常应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在看似简单的计算中也蕴含着转化,回忆一下,在学习数与计算时,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转化的策略?  

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它们都是将新知转化成?(板书:新知→旧知)  

四、联系生活,感受转化的实际价值。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以前学习过程中经历转化的一些例子。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常常要用到这一策略。  

书上小路问题。  

五、课堂总结  

师:所以说,转化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说说什么时候会用到转化?  

小结:莫斯科数学家曾说过:解题就是把要解的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如果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新问题、碰到新知识,能想起转化的策略,那么,必定会带给你“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教学科研录入:zwf7757    责任编辑:jljh 
  • 上一个教学科研:

  • 下一个教学科研:
  •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河塘中心信息技术处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9095289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