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介绍《爱心树》内容,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通过阅读,让学生懂得感恩。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猜猜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上什么课?上一堂读书课,说到读书,你们课外都读过哪些书?(学生交流)
2、看来,同学们读的书可真不少啊!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凯勒说过“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可见书就是我们成长道路中最好的伙伴。
二、推荐《爱心树》
1、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课外书。想知道这本书的书名吗?我们先来看看各界对这本书的评价
(2001年被美国评为100本最佳图书之一;2003年中国优秀儿童读物;2005年全国十佳童书。)
2、从这些评价中,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
学生交流
3、猜想故事内容
根据书名,你猜猜这本书会讲些什么?
三、初读故事
请大家打开放在桌上的纸,这就是故事的内容,请你读一读,熟悉内容,做上读书记号、批注,不懂的词语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四、精读故事
1.学习第1、2自然段。
①女生朗读。
②大树为什么会喜欢上男孩儿呢?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儿呢?
师:多了一个朋友,所以喜欢!
师:两个孤独的人!一个是大树,一个是小男孩儿!
这棵树给男孩带来了什么?(大树成了孩子快乐的源泉!)
③小结:从这棵树上,男孩得到了 ,悄悄地,男孩就 ,得到了男孩的爱,大树很 。
2.学习第3—24自然段。
①扫描读第3—24自然段,思考:写了几件事情,出现几次“大树很快乐”,做上记号。
②每次大树很快乐,都是因为什么?
请将男孩想索取的句子用“——”划出来读一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
③面对男孩的索取,大树是怎样回答的?请将有关句子用“ ”划出读一读。
师:大树从一棵茂密的大树陪伴着小男孩成长,到最后他只有一个光秃秃的树墩了,他把自己的果实、树枝、树干乃至树墩都给了这个孩子,而孩子呢?给了大树什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交流:这棵大树傻吗?为什么愿意这样为男孩付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一棵大树?)
④其实大树一直要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从哪里可以看出?
3.分角色朗读。
五、倾吐——流泻心声
1、读了《爱心树》,你有没有想到,在我们的生命中,大树是谁?男孩又是谁?
2.我们的父母又要求我们给他们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们要学会感恩,用真诚、甜美的语言感谢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去感谢父母,用自己的努力学习去感谢父母,用我们的成功去感谢父母,用我们好好生活着去感谢父母,用常回家看看去感谢我们的父母。
3、读读童年的男孩,想想童年的你,读读少年的男孩,想想现在的你,读读青年、中年、老年的男孩,想想将来的你?读了故事,你心中是否有千言万语想说呢?你想说些什么呢?给一直为你付出的人做一张感恩卡,写上你想感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