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十册
理想的居住环境
教学目的:
1、激发热爱大好河山的情感
2、进一点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
3、可用学过的各种方法作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
2、多种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歌谣
空气新鲜,清泉甘甜,鸟语花香,绿水青山,来来往往,是朋友们的车船------这才是我理想的家园。
小时侯有过许多梦想。清晨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锻炼的人们。有时甚至希望能翻过窗户,进公园玩一玩。
长大后的希望就不同了,(出示一组家居照片,逐一介绍,我想 ┅┅实现了)但是,我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有一个书房、里面有......
欣赏: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觉
室内——厨房(旧式房、新房)
书房(旧式房、新房)
卧室(成人房、儿童房)
室外——小洋房......
二、谈话
家园是每一个人最熟悉和最热爱的地方。那么,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是什么样的呢?
每个人理想的居住环境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小朋友向住美丽的风景、有小动物陪伴的居住环境,有的小朋友希望住在游乐场的旁边,有的小朋友喜欢住在有很多图画书的书店旁边……
三、学生大胆想像,教师指导创作
地面用水彩笔、颜料画出木质地板、布条编织成“地毯”。墙面用手工纸作墙纸并装饰。荧光笔画出墙纸、彩色铅笔画出门和窗,白色餐巾纸作出窗帘。
1、欣赏世界各地小朋友的画。
2、创作过程
(1)鼓励学生把最好的内容画进自已的创作中,让别人一看,就知道画的什么地方。
----打稿,对素材要有取舍。要舍去与主题无关或影响表现主题的东西。
(2)着色----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水彩、水粉、蜡笔……
在着色时,采用你变为最合适的方法,色彩搭配 和谐中求变化。
四、师生共赏作业
1、你们有更好的点子吗?
2、师生评价习作“理想的居住环境”。
3、老师巡回指导,及时传递信息。
教学反思:
多种式具材料、多种表现手法在课堂上同时运用,显得课堂比较“杂乱”,如何更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学得既开心又有序呢?教师在上课前要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工具材料,恰到好处地把绘画和手工进行分组。艺术作品的美给人带来愉悦,生活环境的美给人带来舒适。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受自己周边环境的美,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体验、探究中悟出,怎样的环境是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理想的居住环境》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将要用画笔描绘的是“理想”中的居住环境,是“理想”的,不是“现实”的,那现实的怎么样了呢?肯定不好,或是不怎么好,至少有不满意的地方,所以让我们心生理想、梦想、妄想。这理想是一种梦想,也是可期望的显示,让学生更多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以及对它的保护及政治,这就是学习本课的目的。通过照片的对比,让学生首先在心中产生一个想法:住在环境优美的地方多好,进而再产生更高、更远、更大胆的想法,我想住在如何如何好的地方——理想的居住环境。这样本课的认知目标就达到了。不过美术学科不单单是解决认知目标这么简单,如何表现画面呢?选择怎样的内容都是学生课堂遇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一方面表现自己向往的理想中的环境,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画面表现对现在环境改善的渴望,想让人们牢记地球是我们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