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7、“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结合具体情境探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里数量之间的联系,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能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体会探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初步发展几何直观和初步形成运用几何直观地经验、能力;能借助直观说明数量间的联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推理、判断、抽象等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通过探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感受学习,探索的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有步骤的完成解题过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 看图填空
出示:
苹果比梨多( )个,梨比苹果少( )个
提问:想看出苹果比梨多几个,可以在哪里画一条虚线把多的部分表示出来?
说明:一个对一个地比,在两种水果同样多的部分和苹果多出的部份,之间画虚线,就能很清楚地看出苹果比梨多4个,反过来可以说梨比苹果少4个。
2. 引入课题
像这样两种水果比较,要看哪种多,多多少个或者少多少个,就是今天要学习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7
1.出示例题场景图。
谈话:小红和小明也在玩抓花片的游戏。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你能解决什么问题?(1)两种花片一共抓了多少个?(2)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
指出:第一个问题大家都很熟悉,今天我们重点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提问:你知道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将两种花片排一排,找出问题的答案。交流时让学生指着排列的花片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看出来的。(突出两种花片一个对一个排列的方法)
(2)追问:如果红花片和蓝花片有很多,有几十个,我们还是这样排一排,方便吗?
指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可以列式计算。
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排列的花片,想一想应该列怎样的算式。
(3)组织交流时,教师借助排列的花片,引导学生认识到: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就是求13比8多多少,需要从13里面去掉8,用减法计算。
同时在排列的花片上作出如下的一些标记。
(4)要求学生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反思:算出的结果与前面想出的结果一样吗?
(5)提醒学生填写单位名称,并指名口答。
3.认识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提法。
引导:我们已经算出了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
根据这个结果,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
你是怎样知道的,能指着图说一说吗?
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明确: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5个。
三、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观察“试一试”所呈现的情境图,提问,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3、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怎样想的,并结合例题进一步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求一个数不另一个数少多少,实际上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四、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同学读题,说说图意,在要求各自列式解答。
学生解答后提问:为什么要用减法算?怎样想的?“小猴比小熊多采多少个”还可以怎么问?如果要求“小熊比小猴少采多少个”,应该怎样列式解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题并列式
如果把问题改成“小兔比小熊多跳多少下”,怎样列式解答?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读题,集体读题,要求说说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什么问题。
一共买来多少台电风扇?为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求台扇有多少台?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五、全课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