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何小虎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38页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游戏找朋友
1、老师这有一个比,我想给它找个朋友,你们手中也有一些比,请帮我找找谁可以做它的朋友?为什么?
出示:4:5,生找8:10,说说理由?
出示:2/5:1/4,生找1/2:5/16
出示0.9:0.3,生找0.6:0.2
把比例板贴在白板上。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求比值)
二、教学例4
1、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
6: 3 =4: 2 4:2 =6:3
6:4 =3:2 4:6=2:3
(2)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①谈话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比中也有项,它是以前后区分的,比例的项以什么来区分?给他们取个名字
②(指着6: 3 =4: 2)比例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6: 3 =4: 2中,6和2是这个比例的外项,3和4是这个比例的内项。
板书: 内项 外项
③找一找,并说出其他几组比例的内项与外项?
3、你能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1)1.4: = :5 (2) = (3)12∶□=□∶2
第(3)小题这个比被墨水撒到的是两个什么?你能猜猜是多少吗?
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数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12∶□=□∶2”,不过它的两个內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如1和24,2和12,……)
(2)追问:正确吗?为什么?(求比值判断)
(3)还有不同答案吗?
(4)你能举出项不是整数的例子吗?
(5)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2、猜想
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內项的位置可以交换……)
3、验证
(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举例验证)
(2)看刚才我们写的比例和一开始游戏时的比例,是否具有这样的性质?
合作验证要求
1)前后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
2)先验证他们是否是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
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4、归纳
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5、完善
(1)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或bc=ad)
(2)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 = ,这怎么相乘?(交叉相乘)
(3)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0:3=0:4,可以吗?3:0=4:0呢?
比例中两个比的后项都不能为0。
三、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示范:3.6:1.8和0.5:0.25 1/3:1/4和18:24
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2、练习七第1题
(1)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交流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 1.4:2和7:10能否组成比例可以吗?
(3)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3、练习七第三题
(1)航模组男生和女生的比是18:15;美术组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4:20
(2)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有时可以用比例的意义判断,有时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根据需要选择方法。
(3)指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4、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
我们已经学会了把一个比例写成一个乘法等式,如果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內项的积,你能写出比例吗?
5、你能根据 “3×40=8×15”写出了比例吗?比一比,谁写得既快又多?
猜猜他可能是怎么写得?请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追问: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块?有什么窍门吗?
补问:根据这个乘法等式,一共可以写多少个比例?
6、(1)给你四个数,你能写出几个比例?
4、3、1/3和1/4
(2)只给你三个数5、7、15?你能补上一个数组成比例吗?
有几:个答案?( ):5=7:15 ( )×15=5×7
5:( )=7:15 ( )×7=5×15
7:5 =( ):15 ( )×5=7×15
7、猜猜我是几?
8:2=24:Y Y/15=4/5
1.5:3=Y:3.4 48:Y=3.6:9
8、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运用知识,智力冲浪。
(1)如果5X=6Y,则X:Y=( ):( );
如果5:X=6:Y, 则X/Y=( )/( )
如果 X/5= Y/6, X:Y=( ):( )
(2) 如果X和Y互为倒数,括号里能填几?
( ):X= Y:( ),
0.2:X= Y:( ),
(3)X的4/5和Y的6/7相等,X:Y=( ):( )
(4) 如果X:Y=5:6,则X=( ),Y=( )。
X:5=6:Y X=( ),Y=( )
5: X=Y: 6 X=( ),Y=( )
那么X、Y还可能是多少?只有一个答案吗?你发现了什么?
四、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找到自己手中比的朋友。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