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字体: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作者:徐金娟    教学科研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48    更新时间:2016-04-27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以教材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此前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中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和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奠定基础。

一、具体流程  

要点  

   

环节  

   

具体阐述  

导入  

  

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教师依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富有趣味的方式导入本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感知  

  

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面积的含义。  

  

   

  

   

  

操作  

  

动手操作比较大小  

  

通过伙伴间的相互探索、交流,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练习  

  

实践运用巩固深化  

  

在不同练习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能正确区分面积和周长  

   

二、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让学生从几个手掌印中找出一个最大的,正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比较出手掌印的大小,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到本课的教学。  

2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从生活入手,从身边物体入手,教室里的黑板、学具盒、桌子、课本……都是学生熟悉的物体。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感受物体面的存在,并说一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和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在运用多种感官的基础上概括出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动手操作,比较大小  

学生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是有较多生活经验的,但对平面图形大小的认识要相对陌生一些。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对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并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比较,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把握面积的含义。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没有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比较方法,而是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得到我预设的比较方法。平面图形面积的比较方法是比较重要的,  

应该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充分讨论比较的方法,通过实践、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用观察、重叠数方格方法等,这样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老师在这一环节中只能进行适当引导,应放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比较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与合作意识。  

4、实践运用,巩固深化  

设计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在在不同练习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几种面积比较方法的理解,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体会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好的区别了面积和周长的含义。    

   

教学科研录入:xujinjuan    责任编辑:jljh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河塘中心信息技术处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9095289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