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走、跑与游戏:
折返触物跑
——发展奔跑动作速度能力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 何小虎
一、 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四年级学生身心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选取水平二发展奔跑动作速度能力《折返触物跑》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快速奔跑中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和提高学生奔跑的动作速度与能力,发展位移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素质和一般耐力。
二、 教材和学情分析
四年级走、跑与游戏是在一、二年级走与跑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走、跑与游戏,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简易的技术和技能,发展位移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素质和一般耐力,培养走与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和提高走与跑能力。选择《折返触物跑》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乐趣。跑得快是每个小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又能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该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能体验快速奔跑中的身体感受,折返时身体重心的变化,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使儿童身体得到发展,心理需求上得到满足。
三、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身体尚未定型,发育尚未完善,心理尚未成熟。学生活泼、好奇、求异、好胜性强,模仿能力比较强,与同学能较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但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在学习中技术稳定性受到较大限制,急停侧身降重心反应不够灵敏、协调,需在学习中加强练习,发展和提高动作速度能力。
三、 教学设计思路
本内容主要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学生奔跑时的动作速度和折返转身时的动作速度能力。因此,在游戏教学中,让学生体验途中跑时后蹬充分、有力,在保持一定频率的同时,努力加大步幅的动作速度感觉;在折返转身时,把握身体重心变化,变换调整动作频率,提高快速反应和动作速度能力。
四、 教案
学习阶段 |
水平二(四年级) |
学生人数:40 |
课时数:1 | |||
学习内容 |
折返触物跑游戏 | |||||
教学目标 |
1、学习发展奔跑动作速度的游戏触物折返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性,增强学习自信性。 2、培养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发展动作速度、灵巧和下肢力量素质,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判断力。 3、培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 |||||
重点 |
急停转身、蹬地有力。 |
难点 |
转身时重心下降。
| |||
教学结构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与要求 |
时间 | |
开始部分 |
一、课堂常规 |
1、集合整队,检查服装,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小鞭炮是怎样点燃燃放的? |
1、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 2明确本课教学内容和要求 3认真听讲,激发学习兴趣 |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 |
2分钟 | |
准备部分 |
二、热身激趣 1、徒手操; 2、慢跑热身; |
1、伸展运动 扩胸运动 腹背运动 压腿运动 高抬腿运动。 2、折返慢跑:教师提示慢跑中的急停和急停转身。 |
1、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2、积极主动参与慢跑;急停和急停转身的快速反应能力。 |
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五列纵队散点队形站立 2、五列纵队直线往返跑队形 |
5分钟 | |
基本部分 |
1、发展奔跑时反应速度游戏:往返跑接力。
2、往返触物跑游戏练习。
3、往返触物跑游戏比赛 |
1、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往返跑接力 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和要求。 2)组织游戏练习与比赛。
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当听到口令后,学生快速奔跑到5米处将瓶子拨到,并立即返回到起点将瓶子拨到,第二次跑到8米处将瓶子拨到,又返回到起点处将瓶子拨到,第三跑到12米处又将瓶子拨到,再返回起点线,最先到达终点线者为胜。 2、强调规则:每次触物必须将瓶拨到,若只触及而未倒必须重新再拨。 3、强调游戏规则和安全事项;提示奔跑时后蹬充分有力,折返时做到重心变化,提高快速反应和动作速度。 |
1、先无棒拍手交接往返跑接力,体会绕标志杆返回时的身体感觉。再持棒快速奔跑往返接力。
2、认真听讲,以中等速度练习2次。
3、五路纵队进行得分赛。 |
1、1)绕标志杆返回跑时降低身体重心。返回时反应快。2)交接时右错肩。
2、练习时奔跑速度不宜过快,折返时急停侧身,降低重心,转身反应要快。
3、奔跑时后蹬充分有力,折返时急停侧身,降低重心。 |
5分钟
13分钟
10分钟 | |
结束部分 |
1、组织游戏:警察追小偷。
2、放松活动
3、小结评讲。
4、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
1、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强调追逐中运用折返跑方法。
2、引导学生敲打放松身体。
3、师生交流折返触物跑的方法经验。 4、布置学生回收器材。 |
1、2人一组进行游戏,游戏中警察和小偷角色互换进行游戏。
2、2人一组相互抖,敲、拍打下肢放松。
3、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情况。 4、配合教师收还器材。 |
1、追逐中注意观察他人位置,避免碰撞;反应和动作速度要快。
2、散点站立,放松身心。
3、认真参与交流。 |
5分钟 | |
课的预计 |
平均心率 130次/分 |
练习密度40% |
场地器材 标志杆5根,塑料瓶20个,接力棒5根。 | |||
五、 课型总结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为基本原则,强调体育教学必须根据学习目标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发展奔跑动作速度能力游戏是在发展奔跑反应速度能力游戏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发展奔跑动作速度的游戏,除了可以从发展奔跑反应速度游戏内容中选择外,还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游戏,例如,双脚连续并跳后向后转身快速奔跑、跨越一定距离实心球的跑、折返触物跑、听哨音转身跑、跳绳接力跑、追逐跑、两人三足跑、让距离跑、换物赛跑、冲过危险区、三人牵手跑、网鱼等内容。本课选择《折返触物跑》游戏来发展学生奔跑动作速度能力。通过该游戏内容发展学生奔跑时的动作速度和折返转身时的动作速度能力。因此,在游戏教学中,让学生体验途中跑时后蹬充分、有力,在保持一定频率的同时,努力加大步幅的动作速度感觉;在折返转身时,把握身体重心变化,变换调整动作频率,提高快速反应和动作速度能力。
跑是每个小学生都具有的自然活动能力,跑的游戏活动使儿童生活与学习充满了乐趣。跑得快,是每个小学生展现自我的愿望,又能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作为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获得快速奔跑时身心体验,培养快速奔跑中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提高奔跑的速度和能力。奔跑能力包括跑中的反应速度能力、动作速度能力和位移速度能力。
为了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在折返触物跑游戏活动时,可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折返的距离和次数,可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逐渐降低触物的高度,以增加难度。
在教学中运用了讲解法、示范法、小组学习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旨在发展学生奔跑中的动作速度和折返转身时的动作速度,全面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本课教学重点,解决本课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