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小数乘整数 |
授课日期 |
|
|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P55-56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P58练习十第1-4题 |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乘整数的含义,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能口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培养分析、推理和抽象、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探索活动,感受探索活动的成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 |||
教学重点 |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
| |||
教学难点 |
理解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
| |||
教学准备 |
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 |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 |||
一、复习导入 |
1、下面加法算式还可以写成什么算式 8+8+8= 0.8+0.8+0.8= 8+0.8 8×3表示什么? 0.8×3表示什么? 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2、“0.8×3”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
| |||
二、情境导入 |
谈话: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我们来了解一下西瓜的行情,(出示例1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了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
| |||
三、探索新知 |
1、用学过的方法算。(课件出示) 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 ① 用加法计算 追问: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②转化单位计算 0.8×3= 0.8元=8角 8 ×3=24角 24角=2元4角=2.4元 ③用计数单位计算 0.8×3=2.4(元)
8个0.1 24个0.1 2、尝试笔算。(用以前的知识我们求出了答案,但当数字庞大无法口算时,我们可以通过列乘法竖式,快速准确地算出答案。0.8乘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方法,怎么列竖式?) 引导:“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那么怎样计算呢? 0.8×3=2.4(元) 0.8 8个十分之一 × 3 2.4 24个十分之一 明确:可以先把0.8看成8个十分之一,乘3得到24个十分之一,所以结果是2.4,也有同学提出小数看成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 试算:冬天买了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怎么列式?你能快速算出答案吗?先用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2.35×3=7.05(元) 2.35 ( )个百分之一 × 3
7.05 ( )个百分之一 列出的加法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刚才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乘法竖式计算,这说明列竖式计算更简便。但在列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这个推想的过程很麻烦,大家有没有好方法,省略这个推想的过程,直接计算出答案?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质疑:这样算确实简单,但老师有一个疑问,乘数是一位小数,积也是一位小数,乘数是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在这两题中确实是这样,但在其他题中也是这样吗?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大胆的猜想,还需要我们的小心验证。 4、验证猜想。(课件出示) 验证:计算器算一算 看计算的结果与猜想的是否一样。。 概括: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5、先猜一猜每道题的积是几位数,运用规律点一点。(课件出示) P56练一练根据148×23=3404,直接 写出下面各题的积。(课件出示) 14.8×23= 148×0.23= 1.48×23= 0.148×23= 6、判一判,运用规律完善规律。76×12 2.8 ×53 103×0.25 7、概括计算方法。 谁能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小数点。 P58练习十1、直接写出得数 0.3×3= 2×0.07= 0.5×8= 8×0.9= 1.2×4= 6×1.5= |
| |||
四、巩固提升 |
1、 P56 2、笔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3.7×5= 0.18×5= 46×1.3= 35×0.24= 2、P58 3 (课件出示) 3、P58 4 (课件出示)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算式成立。( )×( )=4.8 (课件出示) 5、列竖式计算 0.68×9= 3.24×65= (课件出示) |
| |||
五、课堂作业 |
P58 其余4题 |
| |||
【 板书设计】【1】 小数乘整数 0.8×3=2.4(元) 2.35×3=7.05(元) 0.8 8个十分之一 2.35 ( )个百分之一 × 3 × 3 7.05 ( )个百分之一 2.4 24个十分之一
答:夏天买 3千克 西瓜要2.4元。 冬天买 3千克 西瓜要7.05元。
|
| ||||
提升计算能力的课型思考
研究教材时,我觉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还算简单,条理也非常清晰:1、把小数乘法当作整数乘法进行计算。2、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3、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就可以了。我还得意地把计算法则浓缩成3个字,即一算(当成整数乘法计算)二看(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三点(从积得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创设买东西的情景引出一道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一题可以说是解决得很顺利。学生大多能想到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对于算理说得明白的学生虽然很少,但还是有学生想到了把元可以化成角来计算,即说清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是可行的。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后,再让学生根据整数乘法的积推算小数乘法的积是多少,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再引导学生观察小数变成整数扩大多少倍,要想使积不变,积就要缩小相同的倍数,在这种思路下,再让学生独立解答小数乘小数的乘法,归纳出抽象的计算法则,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过程是水到渠成的。但是今年的教材发生了变化:先学习小数乘整数,再学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样的设想肯定是不成功了,只能另外设计。
但是学生自己解答小数乘整数3.24×65这道题时出现很大的问题,原因是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学生已经遗忘了。2、对于积的小数位数还是难以确定。因为末尾的4乘5产生了一个0,有的学生先化简再去0,也有的学生先去0再化简。有的学生说积是两位数,但也有的学生就认为积是一位数。对于学生的反应,我有点措手不及。因为按照我的预设,我认为在第一题里我已经讲清算理,学生不应该有此情况出现,我一下子乱了阵脚。因为预料不足,最终导致教学时间不够。看来我是“轻敌”小看了小数乘法。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觉得我对教材的理解还很不够,对于学生会出现的问题还是预料不足,备教学还需备学生,看来以后漫漫教学路,还应多下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