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齐读课题,响亮地读一读。
2、质疑:这个课题和我们以前见过的很多课题是不一样的,它有标点符号,你发现了吗?想一想,在这里,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和叹号呢?(因为这课题是爸爸说的话。让学生从“”!处去发现。!得在引号里面,表示人物说话的语气。“”是表示用人物的话来作课题。)
3、再读课题,读出语气。
4、三读课题,再次质疑:这是一个人说的话,是谁说的话?(爸爸)(板书:爸爸)
5、那爸爸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这就需要同学没去认真读课文了解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生字、生词看看课文后的生字表,划出带有生字的词,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想一想或做上记号,让老师听听你们琅琅的书声吧!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夜幕初垂 一轮明月 慢慢升起 湖中小岛 汤姆和爸爸 摇着小船 钓鱼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描绘夜晚的成语拓展: 花好月圆 月朗风清 风月无边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朗星稀 月出东墙 月出东山 玉兔东升 月光皎洁 月牙初升 满天星斗 众星捧月 万点繁星
垂的写法,四横长短变化
③交流对当时环境的感受。
A、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在你的眼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B、生交流:抓住“夜幕初垂”“一轮明月”“慢慢升起”“摇着小船”等词语,感受到环境的幽静、美好。
C、指导朗读。
过渡:这么美好清净的夜晚,正是钓鱼的好时机啊!于是,汤姆和爸爸就准备好钓鱼工具出发了。钓鱼的工具有哪些呢?
鱼饵 鱼钩 鱼竿 钓线 (钓鱼的工具)
①钓与钩的区别
过渡:他们准备好一切就开始钓鱼了。接下来发生了哪些事呢?
一圈圈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觉察 动静 弯成弧形 上钩 赞赏
小心翼翼 拖出水面 从未见过 鲈鱼 低沉 允许 遵守规定 斩钉截铁 丝毫 商量余地 慢吞吞 嘴唇 强劲有力 叹了口气 这辈子
过渡: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
情景 铭刻 记忆 坚定的话语 回想耳边
①写法:泛、涟漪、弧形(孤)、翼、拖(脱、托)、未(末)、允(充)、遵(尊)、毫(豪)、商、嘴唇(辱)
②理解“动静”“小心翼翼”“斩钉截铁”“丝毫”“余地”“铭刻”
(2)指名一组一组朗读词语。
(3)检查读课文情况。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及时给学生正音。
4、整体感知课文。
(1)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可是爸爸却说了这么一句话。
谁能在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句话中的横线上加一个词,爸爸是怎样说的?(低沉地 斩钉截铁地 语重心长地 意味深长地)
(2)快速默读课文。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说完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
请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后横线上各加一句话。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4)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汤姆钓到鱼,心里乐开花的时候,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只好把鱼放回了大海。)
(5)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
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件事情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作业:
1、描红
第二课时
一对话导入
1同学们能看出老师现在的心情吗?
2同学们个个心思细腻,都有一双悲眼,从老师的神态、眼神,甚至动作中,猜测出老师此时此刻的心情,这就叫“会看”。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注意那些描写人物神态、表情、动作、话语的词语、句子,揣摩人物当时的心情,这样才能真正读到人物的心里去。
3.出示句子:“汤姆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你能从这个句子中看出汤姆此时的心情吗?
4.同学们都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惊喜”来,真不简单!“哇”、“从未见过”以及两个“!”都说明汤姆此时的心情是“惊喜”。现在,谁能通过朗读,将这种心情表现出来?
二、学习5-12小节
1、汤姆好不容易钓上了一条大鱼,而且是一条——生: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可出乎汤姆意料的是爸爸要汤姆把这条鱼放了。
出示句子:“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听了爸爸的话,汤姆的心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画出描写汤姆的语句,从中体会到了汤姆怎样的心情。
出示句子:
“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不情愿)
汤姆说:“放心吧,爸爸,没有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在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这时汤姆的心情是怎样的?能说说理由吗?汤姆觉得自己这样说了,爸爸也许会同意他钓走鲈鱼的,这是一种侥幸心理。(板书:心存侥幸)指读,评价。
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汤姆舍得放吗?能不放吗?不想放却必须放,这时汤姆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无可奈何)你能读出汤姆的这种心情吗?指读。
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此时,汤姆为自己放掉了这么大的一条鲈鱼而感到(遗憾、惋惜、难过)(板书:遗憾惋惜)指读。
3、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体会到了汤姆心情的变化过程。现在,请你用“当..…的时候,汤姆..…(心情)”的句式简要地复述汤姆放鲈鱼的过程。
生:当汤姆钓到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的时候,心里十分惊喜;当爸爸让他把鱼放掉的时候,汤姆很不情愿;当汤姆知道没有办法不放鲈鱼的时候,真是无可奈何;当汤姆放掉那条大鲈鱼的时候,感到十分遗憾。
师:说得很完整。谁还能说得更连贯些?
生:汤姆钓到了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心里又惊又喜;这时,爸爸却命令他把鱼放掉,汤姆很不情愿;当他知道爸爸那里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时,无可奈何地把鱼放回了水里,感到非常遗憾。
师:这叫“会说话”!简洁、连贯、清楚、明白!
4. 假如你是文中的汤姆,你愿意放掉这条鲈鱼吗?
5、若是我,我也不愿意。而且,我有办法说服爸爸,你们信不信?
6.那好,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我演儿子汤姆,你们来演爸爸。要演好爸爸,首先要记住他说过的三句话!
(1)用“----”划出爸爸说的话,并记住。
(2)生朗读并背诵爸爸的话。
(3)合作表演
7.你们喜欢这样的爸爸吗?
8总结:同学们,世界上父母的爱有两种:一种是温柔的爱,能让我们得到满足,感到温馨;一种是严格的爱,虽然让我们感到有点“苦”,但是却能让我们终身受益,能让我们健康成长。这样的爱,更珍贵!这样的父亲,更令人敬重!你希望有这样一个父亲吗?
三、总结升华
1、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不)那晚的情景——引读(显示最后一节)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2汤姆有遗憾吗?哪一句话会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
出示: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道遵守规定。(师故书:不管…都……)
3.生活中有哪些规定我们要自觉遵守?请你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说一说。
4.生活中,有许多规定,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
5、同学们,让我们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读
让我们真诚地告诉身边的朋友——读
让我们大声地告诉所有的人——读
六、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想象情景,续写片断(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里话等,重点要写好人物的对话):
秋天,公园里的菊花开了,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小明和妈妈边走边欣赏美丽的公园秋色。忽然,小明看见不远处一个小朋友正伸手准备摘菊花,小明赶紧走上前去……
板书: 22“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钓鱼 欣喜若狂
很不情愿
放鱼 心存侥幸
无可奈何
遗憾惋惜
自觉遵守规定
教学反思:
语文课应该充满语文的滋味。所谓的“语文味”,就是师生从语言文字当中品味出来的情意、哲理、魅力。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句、篇,离不开听、说、读、写,离不开理解、感悟、积累、模仿迁移等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活动。“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心情”、“运用句式复述过程”、“联系生活造句训练”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直面文本、触模文字,进而习得语言,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语文课缺少语文的滋味,就失去了语文的本真,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语文课应该充满生活的气息。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再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1、有效的审题中巧妙导入
我从分析课题的“必须”入手,引导学生读好课题。让学生明白这课题是爸爸说的一句话,然后过渡到学习“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话的?”这个阅读话题,从一个较小的问题来开始探究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题的导入与教学的重点,是紧紧联系在一起。
2、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个体的语言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课文的特色,设计出不同的语言实践训练,使学生用新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在教学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中“钓”的这部分,我出示了“我钓鱼”这一说话要求,让学生练习说话,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在句式的训练中又一次体会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精彩的描述。
3、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教学生字词
老师示范书写“钓”“钩”两字,用形象的比喻提示注意点,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主比较容易混淆的生字,并且用动态演示“必”“垂”的笔顺,加强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