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咕咚 |
主 备 |
缪莉英 | |
课时 |
第一课时 |
上课时间 |
| |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无论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 |||
重点难点 |
重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 难点:有些字音不容易读准;有些字的字形相近,容易混淆。 | |||
教学准备 |
1.木瓜树和各种动物的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
| |||
一、导入新课 点学小朋友,你们听过,熟透了的木瓜掉到湖里的声音吗(板书课题:咕咚) “咕咚”是一种声音,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由这个声音引起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 点学练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练展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 出示:咕咚 熟了 高高的 吓了一跳 拔腿就跑 可怕极了 热闹 逃命 最后 一边跑一边喊 一个跟着一个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熟”的声母是翘舌音;“闹”的声母是鼻音。 抓住“一个跟着一个”,让学生说一说,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相应正音:“象”的韵母是后鼻音,“拦”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 展讨论:根据出示的词语,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致说正确就行,不要求答得准确完整,也不能照课文读。)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点学展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出示第一张投影片。 3.提问: (1)这幅投影片上都画了什么(木瓜树、小兔子和湖)。 (2)从小兔子的表情可以看出什么(从小兔子的表情可以看出它很害怕、惊慌。) (3)小兔子为什么会被吓到?显红:熟了、高高的,体会咕咚声音的大。指导学生情感朗读。 (4)找一找哪些词语表现了小兔子特别害怕?(显红:吓了一跳、拔腿就跑)指导朗读。 (5)小兔子是怎样回答小猴子的?(指导学生朗读小兔子的话。读出它害怕、紧张的心情。)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5.小结:一个小木瓜掉进湖里,发生“咕咚”的响声。兔子听到响声吓了一跳,它没看个究竟,拔腿就跑,还亳无根据地对小猴说“咕咚”可怕极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我们下节课再来看看。 六、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吓”、“怕”“跟”“羊”,注意“吓、怕、跟”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羊”是独立字。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书本练写。组词。
|
修改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