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目标:
1、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 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的具体含义。
2、 能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
3、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下面,请大家当一回小小裁判员,比一比这些数的大小。
二、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a) 猜一猜,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3只小动物,分别是小猪、小猴、小猫,它们给大家带来了星星。
(1) 出示小猪的
师:看,这是小猪做的星星,它做了10个。
(2) 出示小猴的
师:这是小猴做的星星,你觉得小猴比小猪做的多还是少?(多)那你能猜一猜小猴做了几个吗?
(3) 出示小猫的
师:这是小猫做的星星。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来比一比、猜一猜,好吗?
小猫比小猪做的多还是少?(多)那谁来猜一猜它做了几个?
b) 初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
(1) 启发: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小猴、小猫做的都比小猪多,同样都比它多,为什么大家猜小猴只做了十几个,而小猫却做了三十几、四十几个呢?跟你的同桌讲一讲你的想法。
(2) 汇报交流,说说想法。(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
(3) 归纳:小猴比小猪做的怎么样?(多)多了多少呢?(一点点)多一点点我们可以说多一些。连起来就是小猴做的比小猪多一些。(板书)小猫比小猪做的怎么样?(多)多了多少呢?(很多)多了很多可以说多得多。连起来就是小猫做的比小猪多得多。(板书)
(4) 师:我们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谁再来说一说“多一些、多得多”是什么意思。
c) 练习反馈
老师这里还有3根彩带,你能比一比,用这样的词语来说一说吗。
师:比彩带能不能说多一些、多得多了?那应该怎么说?
学生说:( )比 长( ),
( )比 长( )。
d) 体会“少一些、少得多”。
(1) 谈话:我们知道小猴做的星星比小猪多一些,那反过来小猪做的比小猴怎么样呢?
(少)少了多少呢?(一点点)少一点点可以怎么说呢?(少一些)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小猪做的星星比小猫怎么样呢?(切换到例题图)
(2) 板书:小猪比小猴做的少一些。
小猪比小猫做的少得多。
(3) 读一读。
(4) 师:用这样的方法再来比一比三根彩带。(电脑再次呈现3根彩带)
e) 小结:瞧,我们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样的词语,不仅比出了谁多谁少,还说出了多得怎样,少得怎样。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一起读一遍。
三、 比一比,说一说。
a) 比身高。
既然大家星星会比了,彩带也会比了,我们再来比比身高怎么样?(吴发平、李佳怡、陆泽睿)
2、比水果只数。
3、看数进行比一比。
52 15 13
4、比篮球、乒乓球和足球的价钱。
四、 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小朋友的小嘴巴可真会说,老师想来考考大家了。
a) 试一试。
(1)我们先跟着小动物一起到果园里去看一看吧!(多媒体呈现)
苹果树上的苹果真多呀!小熊数了数说:苹果有50个,小兔子看了看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提问:少得多是什么意思?那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
(2)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选择。
(3)汇报交流。
2、尝试练习
(1)想想做做第1、2题。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读题,提问:贵是什么意思?贵多啦也就是多得多的意思。
小组交流汇报。
3、你们做了这么多,老师发现这里小猴和小猫做的星星还不知道它到底做了多少个呢?这样吧,老师也请你来选一选:13 37 10
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4、动物园里有42只猴子,梅花鹿比猴子多一些,羚羊比猴子多得多,梅花鹿可能有多少只?羚羊可能有多少只?
42只 |
46只 |
70只 |
|
|
|
五、 猜数游戏
1、你们说得真好,下面老师和你们玩个猜数字的游戏,愿意吗?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张漂亮的卡片,在卡片后面藏着一个两位数,谁能猜到,这张小卡片就送给他。
活动。
2、看来,大家也想猜,这样吧,你们写一个数,老师来猜,怎么样?可要不断地提醒呀!
3、学生写,学生猜。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学得开心吗?能说说你学到了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