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推荐书香校园
  •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读书心得
    【字体: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读书心得
    作者:周丽芳    书香校园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50    更新时间:2014-12-05

    “琢玉要爱玉,育人先爱生”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读书心得  

    随着教改的推进,师生关系一直在发生着角色的转变。读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书,让我明白了,师生关系是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保证。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自从教了低年级后,这种感受更加强烈。不管年龄的大小,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孩子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一方面,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从感情上缩短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师爱又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

       

    学生越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就越加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就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却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的付出。教师给学生以爱,既要一视同仁,又要有所倾斜,--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顽童。是的,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的确如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真挚地爱学生,就能对学生尊重、宽容、理解和信任,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而当学生犯错,教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时,如果缺少对学生的宽容、尊重、循循善诱,而是一味训斥、挖苦,或是大发脾气、变相体罚,学生就会口服心不服,甚至产生了消极、对抗的心理,当然也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常言道“琢玉首先要爱玉,育人首先要爱生”,热爱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这样就可以直接提高教育的可接受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功实现教育目标。师爱是一种理智的高尚的情感,是把具有不同的思想、知识、性格的师生联系起来去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的情感因素。师爱是感化的源泉,更是转化的动力。  

    那么,如何用爱去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呢?  

    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其次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许多调查表明,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的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公正是孩子信任教师的基础。  

    第三,爱学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应该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  

    第四,用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因为微笑是师生情感的“保温瓶”,能使学生“敬”而“畏”。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书香校园录入:zlf286    责任编辑:yyjyz 
  • 上一个书香校园:

  • 下一个书香校园:
  •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河塘中心信息技术处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9095289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