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是《优秀班主任的成功教育案例》,书中这些班主任的精彩、真实、生动的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看到了他们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睿智与细致,体会到了他们对学生的关心与爱心。让我更明白了,面对当前的素质教育,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当具备细心、责任心和宽容心,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
班主任工作应细致入微,从关心学生的点点滴滴做起。从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任何一个好班主任,都离不开细致的工作。一个“粗枝大叶”的不把学生的事当回事的班主任,是干不好班主任工作的。他们为了让一个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能成为的有用之才,除了在校内,课堂,课外关心他,甚至深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最终走上了成才之路。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更应该要有细心,谁今天不舒服了,谁的指甲长了,哪两个小朋友吵架了,都要看在眼里,及时处理。对班内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学生都要不厌其烦、不厌期细,时时抓、细细抓。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人性,是对学生深沉的爱。”诚然,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一个有爱心的教师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用赤诚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才会用强烈的责任心去培育学生的责任心。作为班主任应用爱心去感化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以前,我讨厌那些无事找事的学生,看了这些老师的案例后我明白了:学生爱出风头是想引起老师的重视,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爱。所以我现在总是时不时和这部分同学拉拉家常。和他们拉近距离,渐渐地我就觉得这些学生也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坏”。现在我经常努力去发现这些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这些孩子也听话了许多。
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心。宽容,是一种自由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总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他能够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甚或无知而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寻觅真理,天真地在情感的交融中陶冶身心,轻松地在活泼的学习中成长自己。优秀的教师总是在与学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深切的期待,这种期待是一种发自教者内心的真正的宽容。它没有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焦虑,没有对学生“揠苗助长”的虚伪,没有对学生的错误、失误耿耿于怀的刻薄,也没有粉饰美化学生的矫情做作,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教育智慧原谅学生目前的落后,用发展的眼光相信学生日后的优秀。正是在这种期待中,学生不断地积累着教师的知识、严谨、情感、个性和方法,感受着教学生活中的智慧、关爱、激励和赏识,在不断的碰撞、跌倒、爬起中,再碰撞,再跌倒,再爬起,直至独立前行。这样的宽容,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静观万物,感受与世界一样博大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