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推荐书香校园
  •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字体: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作者:赵梦丹    书香校园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14    更新时间:2014-12-04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之后,给我启发很大,而且感触很深。本书主要以话题的形式阐述了作者的观点,比如:老师的自白、最佳师表、最差师表、表扬的艺术、常规管理、家庭作业、鼓励的故事等十二章内容。那生动而幽默的对话,鲜活的例子,使我顿悟:自己的言行决定着学生的一切。  

    这本书中,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情感:要关注孩子,关爱孩子,从说话的细节做起,要尊重人性,我们教师责任感是来自我们心底的爱——对人类的爱,对孩子的爱。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像一条警戒线敲打着我。回想我曾经因为学生拖欠作业而火冒三丈,回想自己平时也许不经意的话语曾伤害过学生,而我却毫不知觉……回想起前段时间班上一个小东西调皮地跟我说:老师,我喜欢看见你每天笑,那就太好了!我汗颜!   

    书中作者用很直白的方法告诉我们,老师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地位。老师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独特功能,对孩子的教育是对爱的传递,职业的责任感是保证这种传递最有效的基本措施。这让我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大家来到校园后,校长说:怎么样?都准备好了吗?这次可是又坐火车又坐船呢?大家千万注意不要走丢啦!好,出发!校长就这么轻松的说了几句就让学生出发了,而且路上显得异常的安静,不像我们平时要到什么地方去的时候,需要老师不停地唠叨,到了那个地方还不厌其烦的碎碎念。作者说:“真正的老师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对孩子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忧心忡忡。他们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有一个沮丧的孩子需要帮助。”  

    看来对孩子们的好习惯养成真的不是用说叫管教能奏效的。我们平时除了大堆的说叫,让孩子们烦透了,就是用强制的手段——卡学生。把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孩子,限制得和木头人似的。这种教学方式我们教的不开心,学生学的也不开心。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我觉得以后在与学生交流中,应该注意这几点:尊重孩子,不能对孩子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关心孩子的感受,聆听他们的心声;鼓励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横加干涉…… 语言既能使人,也能使人野蛮;既能使人受伤,也能使人得救。只有心中有,我们才能在自己的教育中自觉的探讨如何与孩子说话,自觉提高自身修养,从而增强作为一民教师的感。   

    书香校园录入:jljh    责任编辑:jljh 
  • 上一个书香校园:

  • 下一个书香校园:
  •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河塘中心信息技术处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9095289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