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家庭教育家长必修课(二)
【字体:
亲子沟通——家庭教育家长必修课(二)
作者:虞晓燕    师生园地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380    更新时间:2017-12-21

家庭教育第二篇  

  ---- 亲子沟通  

                《沟通,与孩子心灵对话》说课稿  

河塘中心小学 虞晓燕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家庭教育说课活动。我说课的内容是——《沟通,与孩子心灵对话》,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来自河塘中心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作为老师,也作为家长,身兼“学校-家庭”双重教育任务。近几年,我积极参与各种家庭教育培训学习,只愿能有更多的方法,更真诚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一个家,面对教育的每个孩子背后的另一个家。  

接着,我给大家说明我选择这个话题的原因。从自身角度,原于我的丈夫,我真实地看到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对孩子的影响何其大!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从学校角度,原于我的学生。去年接手的一个班,问题家庭很多:父母离异,疾病车祸,打工忙碌……这些外因下,孩子的心灵变化莫测。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否做好沟通,调整好孩子的心态,让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还有一方面,原于社会发展。社会在发展,而家庭反而少了温存。一种是低头族簇拥。家庭中的欢声笑语各归各,没有了对话的中心,何谈心灵间的对话?另一种是培训班爆挤。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竭尽所能,却又往往少了与孩子的沟通。过度、单向的付出只会倍增孩子的成长压力。  

基于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义为:1、让家长了解家庭中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2、促家长意识到家庭亲子沟通是父母应尽的责任。3、和家长探究有效的亲子沟通策略和实施方法,增强家长科学育人的信心。探究有效的亲子沟通的策略和实施方法,是我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了避免枯燥冗长的说教式教学,本课我将采用分享案例,观看视频,展示图片,现场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直观形象的画面能给倾听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动静结合的方式能及时调整倾听者的学习姿态。我想,这也是一种合理的沟通艺术。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一)图片文字渲染,引起亲子沟通的思考。  

上课伊始,我播放一段多名孩子选礼物的短视频,情节是在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和送给妈妈的戒指中只能挑选一个,所有孩子都选择了戒指送给妈妈。我先渲染了孩子的心目中,最爱爸爸妈妈的氛围。接着,图片展示在孩子们的画中,他们和父母应该是这样的,充满欢乐,和谐相处,安全温暖。可是,随着他们的成长,在实际现实中,他们和父母间往往又都是这样的……大量的图文,给现场的家长最直接的刺激,瞬间揪住他们的心,引起孩子成长的回忆片段,反思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至此,我便顺势导出我上课的主题——沟通,与孩子心灵对话。  

【设计意图:短视频的情景渲染,勾起我们与孩子们的美好回忆,看的人满是感动。PPT播放两种家庭氛围的图片,对比我们理想中的家庭亲子关系和实际生活中的家庭亲子关系,直击现实弱点,引起家长对亲子沟通的思考。】  

(二)实际案例讲解,阐述亲子沟通的意义。  

你有经常和孩子聊聊天吗?你知道他们现在的最热门话题是什么?最喜欢的动态是什么吗?从最初的腻腻歪歪,到现在和我们的若即若离,作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保持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多么的重要。  

由此,我在本校25两个年级8个班级做了一份调查报告。只有简单的两个问题:问孩子:你认为父母爱你吗?问父母:你认为自己爱孩子吗?最后统计说明:99.5%的家长认为自己爱孩子。二年级的孩子普遍也觉得父母爱他们,而五年级的比值明显下降,只有82%的孩子觉得父母真的爱他们。虽然这个报告不够全面,但你们是否觉得:  

随着孩子的长大,不少孩子会向我们家长闭上嘴。大多是觉得没话可讲,有些觉得即使讲了也是不欢而散。亲子沟通到底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1.     为了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案例一:分糖果事件  

2.     为了家庭和谐共处的发展  

案例二:看暴力动画片后  

沟通是心灵的交流,要让孩子接受我们,就要打开孩子的心,想要打开孩子的心,父母首先要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听你说,他也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你听。我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我们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分享者。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分析和实际案例的讲解,让家长明白亲子沟通的意义。】  

(三)专家名师引领,传授亲子沟通的策略。  

让家长们了解到沟通的意义后,我通过专家指导的建议和我的实际经历及做法,向家长们传授以下有效的亲子沟通策略:  

第一步: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据研究表明,当父母用亲和的语言,友善的行为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孩子的接受度是好的,反之,家庭关系只会越来越僵持。在家里,我们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最容易着手的是亲子阅读,家长与孩子坐在一起同看一本书,同聊一个话题……当父母空下时间,放下“忙”的借口,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彼此的感情会更加融洽,孩子会更乐于与你亲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会更美好。  

第二步:学会适当的沟通方法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知心姐姐卢勤。她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现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CETV1《师说》栏目《道德的力量》主讲专家所著《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告诉孩子,你真棒!》、《长大不容易》、《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等书。在《孩子的心灵成长》一书中,讲到孩子的成长需要沟通,主要有这样几个方法:  

1.   倾听——成为孩子的知心人  

案例三及解决办法  

    当孩子想和你说些什么时,最好是立即去“听”。因为,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们后,他们便会慢慢地失去了“告诉你”的兴趣。另外,在“听”时,最好做目光接触,要让孩子知道你是真的愿意听。  

很多时候,你觉得不太要紧,但对他们而言,却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绝他们,当他们真遇到困难时,就会自然地来找你谈了。  

2.   商量——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案例四及解决办法  

    家长和孩子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单向关系,我们是平等的,应该要有平等的交流。商量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寻最值得信任的人。家庭中有了商量,遇事就不会害怕,更不会逃避,懂得想办法去解决。  

3.   信任——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案例五及解决办法  

 大部分时间,孩子只是想从他信任的成人中,确定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所以,我们可在了解情况后,做个回答或支持。  

4.   引导——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案例六及解决办法  

    从为孩子做转变为让孩子自己决定,这样的沟通会渐渐培养孩子做事的责任心,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在长大后更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为家庭负责。  

5.   借力——调整孩子的能量值  

案例七及解决办法  

 再忙再累,请您支配出一段时间与孩子好好相处。一起看电视,一起做手工,一起逛超市,一起喝个下午茶,一起听听音乐,一起出去旅行……调整好状态,为了更好的工作和学习。  

第三步:发现恰当的沟通时机  

有效的沟通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和孩子做好沟通选对时机是至关重要的。此处学问很深,似乎也很难一下子讲清楚,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握这样两个关键时机。  

1.    孩子快乐或进步时  

赞美使人温馨和感激,能让人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孩子在这样的力量下成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努力进取,获得积极快乐的人生。  

2.    孩子遇到挫折和伤害时  

人无完人,孩子犯错在所难免,甚至说,孩子就是在不断的犯错中成长。孩子遇到挫折,需要家庭的温暖;孩子犯下错误,需要家庭的陪伴和承担。  

   

在此环节,我设置了播放“发现生活中的时机”的小视频和图片,让家长们了解到,沟通的时机并不难找,且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着,只是我们太熟悉了,不以为然。本学期,我校开设苏州评弹班,主要是2-4年级的孩子参与。在练习的过程中,有进步,有失误,孩子也很容易从感兴趣转变为疲惫,家长在此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工作。利用视频和图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事例,定然使家长们看来亲切有趣,听来兴致盎然,让他们心里突然有循可依。至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落实。  

【设计意图:通过数个案例的分析共学,思想进行碰撞,用名家学术提供家长进行亲子沟通的策略,为今后能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打下基础。通过播放评弹学习过程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视频,让家长体会感受,对比分析进行沟通的方法。】  

(四)现场互动抢答,交流亲子沟通的做法。  

听了这么多,现场考考家长们。因此,在上课的最后环节,我设计了现场互动的方式,让家长们进行经验交流,现场解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他们最直接的帮助。  

互动板块:改病句  

我们常说的句子怎么是病句呢?结合今天所学,看看怎么改能更好的与孩子进行沟通。   

譬如说:“你快点!”我们在催促孩子时常常这么说,怎样才能更好的与孩子沟通好,应该说出具体快的时间。例如,可以说“再给你两分钟完成。”等等。  

让家长们讨论回答,其他的话可以怎么说更好,更能起到沟通效果。  

【设计意图:旨在让家长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化身有传授意识的个体,让亲子沟通的有效策略普及大众,惠及每一个家庭,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互动环节过后,我向家长们小结: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心理学。我们不能离开学校九觉得自己可以停止学习,在肩负家长这个责任下与孩子共同成长,让亲子沟通成就最和谐的家庭关系。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凭借我所准备的材料和制作的课件,运用多种形式,用清晰悦耳的嗓音向家长们娓娓道出我所理解的亲子沟通,倾心将“沟通,是与孩子心灵的对话”的意识种植到每一位听课者的心里。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评委们,谢谢大家的倾听!  

   

   

案例一:分糖果事件  

我女儿每周去参加中国舞训练。在等候的时间中,家庭中的各种成员聚在一起,聊的话题最多就是孩子。其中,就有一些孩子吵闹,父母无奈的状况。  

一次中场休息,孩子们互分美食。吃的不亦乐乎。突然,小贝对着她妈妈莫名地发火,连哭带闹地还说着:“我就不给她吃。我就不给她吃。给我要回来。”小家伙吵得挺厉害,还时不时打一下她的妈妈。其他家长都看着,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着就是孩子在无理取闹。她的妈妈连哄带骗“好,好。我不给了。”可是小女孩的目的就是要要回来。她妈妈肯定觉得给出去了还要拿回来多不好,当然不会这样做。“我等会再给你去买。”妈妈又做了一次妥协。“我不要。”小贝不接受。马上开始集中跳舞了,小贝妈妈显出不耐烦“进去吧,不要拉倒。”小贝定定地呆在那,拉她也不动。  

毕竟在一起练习久了,我们互相也有些认识。我上前蹲下身子,拉着小贝的手问她:“小贝,你是不愿意把你的好吃的分享给哪个小朋友啊?”她可能觉得我理解她,立马指给我看。“哦,那其他小朋友都有,为什么就不给她呢?”“她贪心。”“怎么贪心的?”我问她。“她连续从妈妈手里拿去好几次,还抢着拿,拿了我要给别的朋友的。”一边说,还很委屈着。“恩。她这样做的确不好。这次分糖果你妈妈出现了一点错误,下回你自己动手,自己来分享好吃的。好不好?”“恩。”  

孩子的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他自己的原因。我们要去判断,找出事件背后的原因,对的要支持,鼓励;错的要纠正,改进。  

孩子生来就是与我们公平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要永远的做高傲的讲师,要学会示弱,学会闭嘴,学会接受他们的批评与指责。  

案例二:看暴力动画片后  

女儿4岁左右。一次因为看了动画片“铠甲勇士”里的怪兽而向我哭闹。那时老公是反对我放那个给她看的。见孩子哭闹,就责怪我。我们也并没有因此吵架升级,只是互不理睬。他先上了楼,而后,我抱着女儿也上了楼。他一个人背对着我们,玩着电脑游戏。我搂着女儿,只是觉得有些委屈。这是,女儿看着我的脸,用她的小手捧着,认真地说:“妈妈,我们不能没有爸爸的。你会不幸福的。”听着女儿突然的安慰,眼泪瞬间流了下来。我紧紧地搂住女儿。老公是听到了,走过来搂着我们说:“宝贝,爸爸爱你们。”我们一家子就是这样。我从不会觉得在孩子面前落泪是羞愧的,而孩子有时对我们的指点我们也要真诚地去聆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倾听)案例三:看恐怖片后  

就在国庆假期中,我因为评职称的事,要备说课的事,还有写课题的事一直在学校加班。女儿被放任不管了。晚饭点回去,她整个人是神经兮兮地,一直围着我。一开始因为自己状态比较累,有点不耐烦。后来发现她一直说害怕,我想她肯定是做什么事情了。问了下原因,她说“妈妈,我看了恐怖片,我害怕。”我问她:“谁放给你看的?”她还是紧紧地抱着我说“是我自己不小心点出来的。你别说了。”她都要哭了。她看的时候没放应,事后反而害怕了。我没有多说,只是静静地搂着她。晚饭她都没有吃完,后来依偎在她爷爷怀里睡着了。期间,她因为着急和害怕还哭了。这时,家长要做的不必要很多,只需等她发泄完她的情绪。不要煽风点火,也不要嘲笑讥讽。过后,她自然就会忘却那段害怕的记忆。  

   

(商量)案例四:女儿的生日派对  

今年就约九月份女儿的生日,她其实早早就和我开始说了。她的要求是:我要开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生日派对,你要帮我准备好吃的点心,还有海洋主题装饰物,我要邀请好朋友来参加。她憧憬着,美好着。孩子心愿我们可以帮着去实现,但不能一次次毫无压力地就让他们实现。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理所应当为我们做任何事。我心里是同意她地要求的,甚至想帮她办的更好。但是,我得给她一些建议。“好啊。你要先思考下一些问题。譬如你要邀请多少人?配套多少食物够?大概要爸爸妈妈多少支出等等。”她考虑了一会,决定就请5-6人。接着,我们商定了时间,地点。我们还在网上买了对应地主题装饰。后来,那些装饰寄到后,因为我在陪小家伙睡觉,所有的气球都是她吹大的,还一个一个运到三楼,等待装饰。不得不说,在商量后决定的事,大家会互相谦让,不会因为什么产生误会或职责,她也懂得了她可以自己做主做事,会亲历亲为。最后那天,她们玩得很开心。  

   

(信任)案例五:初学评弹  

    女儿不是个语感十分好的丫头,学校评弹班初选时并没有她。后来因为还有名额,是作为后备队员进去的。她一开始也因为知道自己的语言问题比较薄弱,对自己毫无信心。我多番鼓励她,说的最多的是“妈妈相信你!”几次练习后,我发现她并没我预想的那么糟糕,其实还蛮由腔调的,说实话,她练习地也很努力。评弹老师也是常常鼓励和表扬她。如此,她还是对自己有些缺乏自信,每次说一段,总要问“对吗?”我知道此刻不能打击她,总说“对的。”后来她觉得我在应付她,还是提出疑问,而我还是坚持说没问题。最后,我们决定用录音的方式来复听。她通过对自己的录音的对比,自己找到了问题,顿时信心十足。  

   

(引导)案例六:带妹妹去迪士尼  

去迪士尼是我们对大宝的承诺,但后来考虑今年小宝还太小,打算明年再去。怎样才能与大宝协商好呢。正好有一次,一个朋友的女儿来玩,正式刚从迪士尼回来,大宝围着她看拍的各种照片,还有听这位姐姐说着旅游攻略。她两眼发光,兴致盎然,似乎立马想出发了。她来和我说:“妈妈,那我们接下来就去迪士尼乐园吧。太好玩了。”我们早就做好了明年再去的打算,当然想用一些理由来说服她。“您看妹妹还不会走路,全程都要妈妈抱,非常累。你想带她一起去吗?”“想的。”“那她现在还这么小,去了什么也不懂,邰遗憾了。还浪费门票钱了。”“是的哦,那怎么办?门票贵吗?”“你去问问意姐姐。”后来,女儿调查完回来,她遇到困难了。“怎么啦?”“门票还有住宿一个人要一千块。是不是很多?”“哦,还好。你已经存了八百多了,块够你一个人的费用了。”“那妹妹怎么办?”“你继续存,再存个一年,肯定就够了。到时我们一家人可以一起去玩了。以后妹妹长大一点,你对她说,姐姐带你去过迪士尼。她会崇拜你。”“好的,妈妈。我一定会加油的。”  

在我的引导下,大宝有了攒钱和妹妹一起去迪士尼的想法,她现在一直在攒钱,在家里每天做点小事,或者在校表现优异的地方都能获得奖金,不知不觉,她开始理财了。  

   

(借力)案例七:公园早饭看晨光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周末,孩子的爸爸经常会提议去公园吃早餐,去看电影……借由现在的新鲜产物,陪孩子去大自然,去探索,去劳动,都可让他们活力倍增。  

   

我的大女儿现在9岁,上二年级了。我清晰地记着她成长中给我们的震撼和教育。10个月大时,婆婆赤脚进房间,她爬到门口拿着拖鞋再爬到婆婆脚跟边;十多个月大时,看到公公把脚翘起,就独自一人爬上楼梯去公公的房间拿了一只专涂皮炎的药膏。诸如此类,很多很多,我这样做,她看着;她这样做,我看着。学习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与孩子的沟通,也是互相的,一个的想法,去说给谁听?  

   

诗人马迪金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如果您能记住》道出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话——  

如果您能记住,您走一大步,我要走三步才能赶上;  

如果您能理解,我观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矮了三英尺;  

如果您能在我乐意的时候让我自己试试,而不是把我推到前面或挡在后面;  

如果您能满怀爱心地感受我的人生,不剥夺我自我决定的需要;那么我将长大,学习,改变。  

   

如果您能记住,我需要时间获得您已有的生活经验;  

如果您能理解,我只讲述那些相对我的成熟程度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你能在我可以的时候,让我独自迈出一步,而不是把我猛推出去或拉回来;  

如果您能用您的希望感受我的生活,而不破坏我对现实的感觉;  

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如果您能记住,我象您一样。失败后再试需要勇气;  

如果您能理解,我必须自己弄清我是谁;  

如果您在我想要的时候让我自己寻找自己的路,而不是为我选择您认为我该在走的路;  

如果您能用您的爱感受我的人生,而不破坏我自由呼吸的空间;  

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问题区的话语和行为:  

改变之前  

改变之后  

备注  

真是的,妈妈不是跟你讲过了吗!  

怎么做更好来着?  

   

询问  

   

我要说多少遍你才懂!  

你觉得怎么做好?  

促进孩子提出具体方案  

你差不多行了!  

大概还有几分钟能束?  

同时使用计时器  

真是的!你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做作业!  

1.预计几点开始做作业呢?  

2.xx点之前的话,妈妈可以帮忙哦。  

3.xx点之前做完的话,可以得到1个积分。  

告诉孩子得与失  

   

等一下!  

再等我2分钟好吗?  

使用具体的数字  

吵死了!  

1.能把声音降到“这么大”吗?  

2.能把声音调到“音量2”吗?  

1.给出具体的例子    

2.电视的音量等等  

   

危险!  

停下来!  

指令要具体。  

危险不能碰!  

1.妈妈很担心你会受伤啊。  

2.如果受伤,今天就不能出门了,这样也没关系吗?  

1.把自己的内心传达给孩子    

2.把预测的结果传达给孩子  

快点做准备!  

如果五分钟能准备好的话,就可以玩十分钟哦。  

告诉孩子好处  

   

快点洗完澡!  

晚饭吃炸鸡块哦。  

提供孩子感兴趣的情报  

(吃东西弄脏了)啊啊,真是的!  

拿餐巾纸擦一擦  

告诉孩子对应的方法  

   

(不停叫孩子名字)  

走到孩子身边,引起注意  

轻轻拍他的肩膀等等  

喂,朋友在等着玩呢!  

再玩几次可以换人?  

比如荡秋千之类的时候  

真是的!快点回家啦!  

妈妈再等你玩三次。  

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手指,每数一次就弯下一根手指。  

给我停下来!(打兄弟之类的时候)  

你停下来了呢,谢谢!(停止打之后)  

   

对兄弟不偏不向,对每一个人都要照顾到他们的情绪。  

(孩子摔倒了)不疼,不疼,不疼!  

你一定很疼是不是?  

   

共感孩子的感受,这样能更快恢复。  

(孩子说“讨厌”之类的时候)不许说这种话!  

是吗?你讨厌这个啊。  

   

不否定孩子的感受  

   

你这不懂事的孩子!我不管你了!!  

告诉妈妈,要怎么说你可以明白呢?  

不明白的时候,询问孩子  

会影响到别人的  

有的人听到很大的声音会头疼的,所以在医院里要把游戏的声音关掉哦。  

告诉孩子具体的理由,以及具体要怎么做。  

   

师生园地录入:yxy8    责任编辑:jljh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版权所有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校园网 河塘中心信息技术处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9095289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