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第二篇
---- 亲子沟通
《沟通,与孩子心灵对话》说课稿
河塘中心小学 虞晓燕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家庭教育说课活动。我说课的内容是——《沟通,与孩子心灵对话》,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来自河塘中心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作为老师,也作为家长,身兼“学校-家庭”双重教育任务。近几年,我积极参与各种家庭教育培训学习,只愿能有更多的方法,更真诚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一个家,面对教育的每个孩子背后的另一个家。
接着,我给大家说明我选择这个话题的原因。从自身角度,原于我的丈夫,我真实地看到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对孩子的影响何其大!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从学校角度,原于我的学生。去年接手的一个班,问题家庭很多:父母离异,疾病车祸,打工忙碌……这些外因下,孩子的心灵变化莫测。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否做好沟通,调整好孩子的心态,让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还有一方面,原于社会发展。社会在发展,而家庭反而少了温存。一种是低头族簇拥。家庭中的欢声笑语各归各,没有了对话的中心,何谈心灵间的对话?另一种是培训班爆挤。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竭尽所能,却又往往少了与孩子的沟通。过度、单向的付出只会倍增孩子的成长压力。
基于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义为:1、让家长了解家庭中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2、促家长意识到家庭亲子沟通是父母应尽的责任。3、和家长探究有效的亲子沟通策略和实施方法,增强家长科学育人的信心。探究有效的亲子沟通的策略和实施方法,是我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了避免枯燥冗长的说教式教学,本课我将采用分享案例,观看视频,展示图片,现场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直观形象的画面能给倾听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动静结合的方式能及时调整倾听者的学习姿态。我想,这也是一种合理的沟通艺术。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一)图片文字渲染,引起亲子沟通的思考。
上课伊始,我播放一段多名孩子选礼物的短视频,情节是在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和送给妈妈的戒指中只能挑选一个,所有孩子都选择了戒指送给妈妈。我先渲染了孩子的心目中,最爱爸爸妈妈的氛围。接着,图片展示在孩子们的画中,他们和父母应该是这样的,充满欢乐,和谐相处,安全温暖。可是,随着他们的成长,在实际现实中,他们和父母间往往又都是这样的……大量的图文,给现场的家长最直接的刺激,瞬间揪住他们的心,引起孩子成长的回忆片段,反思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至此,我便顺势导出我上课的主题——沟通,与孩子心灵对话。
【设计意图:短视频的情景渲染,勾起我们与孩子们的美好回忆,看的人满是感动。PPT播放两种家庭氛围的图片,对比我们理想中的家庭亲子关系和实际生活中的家庭亲子关系,直击现实弱点,引起家长对亲子沟通的思考。】
(二)实际案例讲解,阐述亲子沟通的意义。
你有经常和孩子聊聊天吗?你知道他们现在的最热门话题是什么?最喜欢的动态是什么吗?从最初的腻腻歪歪,到现在和我们的若即若离,作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保持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多么的重要。
由此,我在本校2、5两个年级8个班级做了一份调查报告。只有简单的两个问题:问孩子:你认为父母爱你吗?问父母:你认为自己爱孩子吗?最后统计说明:99.5%的家长认为自己爱孩子。二年级的孩子普遍也觉得父母爱他们,而五年级的比值明显下降,只有82%的孩子觉得父母真的爱他们。虽然这个报告不够全面,但你们是否觉得:
随着孩子的长大,不少孩子会向我们家长闭上嘴。大多是觉得没话可讲,有些觉得即使讲了也是不欢而散。亲子沟通到底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1. 为了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案例一:分糖果事件
2. 为了家庭和谐共处的发展
案例二:看暴力动画片后
沟通是心灵的交流,要让孩子接受我们,就要打开孩子的心,想要打开孩子的心,父母首先要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听你说,他也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你听。我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我们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分享者。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分析和实际案例的讲解,让家长明白亲子沟通的意义。】
(三)专家名师引领,传授亲子沟通的策略。
让家长们了解到沟通的意义后,我通过专家指导的建议和我的实际经历及做法,向家长们传授以下有效的亲子沟通策略:
第一步: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据研究表明,当父母用亲和的语言,友善的行为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孩子的接受度是好的,反之,家庭关系只会越来越僵持。在家里,我们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最容易着手的是亲子阅读,家长与孩子坐在一起同看一本书,同聊一个话题……当父母空下时间,放下“忙”的借口,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彼此的感情会更加融洽,孩子会更乐于与你亲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会更美好。
第二步:学会适当的沟通方法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知心姐姐”卢勤。她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现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CETV1《师说》栏目《道德的力量》主讲专家。所著《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告诉孩子,你真棒!》、《长大不容易》、《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等书。在《孩子的心灵成长》一书中,讲到孩子的成长需要沟通,主要有这样几个方法:
1. 倾听——成为孩子的知心人
案例三及解决办法
当孩子想和你说些什么时,最好是立即去“听”。因为,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们后,他们便会慢慢地失去了“告诉你”的兴趣。另外,在“听”时,最好做目光接触,要让孩子知道你是真的愿意听。
很多时候,你觉得不太要紧,但对他们而言,却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绝他们,当他们真遇到困难时,就会自然地来找你谈了。
2. 商量——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案例四及解决办法
家长和孩子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单向关系,我们是平等的,应该要有平等的交流。商量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寻最值得信任的人。家庭中有了商量,遇事就不会害怕,更不会逃避,懂得想办法去解决。
3. 信任——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案例五及解决办法
大部分时间,孩子只是想从他信任的成人中,确定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所以,我们可在了解情况后,做个回答或支持。
4. 引导——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案例六及解决办法
从为孩子做转变为让孩子自己决定,这样的沟通会渐渐培养孩子做事的责任心,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在长大后更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为家庭负责。
5. 借力——调整孩子的能量值
案例七及解决办法
再忙再累,请您支配出一段时间与孩子好好相处。一起看电视,一起做手工,一起逛超市,一起喝个下午茶,一起听听音乐,一起出去旅行……调整好状态,为了更好的工作和学习。
第三步:发现恰当的沟通时机
有效的沟通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和孩子做好沟通选对时机是至关重要的。此处学问很深,似乎也很难一下子讲清楚,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握这样两个关键时机。
1. 孩子快乐或进步时
赞美使人温馨和感激,能让人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孩子在这样的力量下成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努力进取,获得积极快乐的人生。
2. 孩子遇到挫折和伤害时
人无完人,孩子犯错在所难免,甚至说,孩子就是在不断的犯错中成长。孩子遇到挫折,需要家庭的温暖;孩子犯下错误,需要家庭的陪伴和承担。
在此环节,我设置了播放“发现生活中的时机”的小视频和图片,让家长们了解到,沟通的时机并不难找,且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着,只是我们太熟悉了,不以为然。本学期,我校开设苏州评弹班,主要是2-4年级的孩子参与。在练习的过程中,有进步,有失误,孩子也很容易从感兴趣转变为疲惫,家长在此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工作。利用视频和图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事例,定然使家长们看来亲切有趣,听来兴致盎然,让他们心里突然有循可依。至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落实。
【设计意图:通过数个案例的分析共学,思想进行碰撞,用名家学术提供家长进行亲子沟通的策略,为今后能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打下基础。通过播放评弹学习过程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视频,让家长体会感受,对比分析进行沟通的方法。】
(四)现场互动抢答,交流亲子沟通的做法。
听了这么多,现场考考家长们。因此,在上课的最后环节,我设计了现场互动的方式,让家长们进行经验交流,现场解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他们最直接的帮助。
互动板块:改病句
我们常说的句子怎么是病句呢?结合今天所学,看看怎么改能更好的与孩子进行沟通。
譬如说:“你快点!”我们在催促孩子时常常这么说,怎样才能更好的与孩子沟通好,应该说出具体快的时间。例如,可以说“再给你两分钟完成。”等等。
让家长们讨论回答,其他的话可以怎么说更好,更能起到沟通效果。
【设计意图:旨在让家长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化身有传授意识的个体,让亲子沟通的有效策略普及大众,惠及每一个家庭,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互动环节过后,我向家长们小结: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心理学。我们不能离开学校九觉得自己可以停止学习,在肩负家长这个责任下与孩子共同成长,让亲子沟通成就最和谐的家庭关系。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凭借我所准备的材料和制作的课件,运用多种形式,用清晰悦耳的嗓音向家长们娓娓道出我所理解的亲子沟通,倾心将“沟通,是与孩子心灵的对话”的意识种植到每一位听课者的心里。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评委们,谢谢大家的倾听!
案例一:分糖果事件
我女儿每周去参加中国舞训练。在等候的时间中,家庭中的各种成员聚在一起,聊的话题最多就是孩子。其中,就有一些孩子吵闹,父母无奈的状况。
一次中场休息,孩子们互分美食。吃的不亦乐乎。突然,小贝对着她妈妈莫名地发火,连哭带闹地还说着:“我就不给她吃。我就不给她吃。给我要回来。”小家伙吵得挺厉害,还时不时打一下她的妈妈。其他家长都看着,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着就是孩子在无理取闹。她的妈妈连哄带骗“好,好。我不给了。”可是小女孩的目的就是要要回来。她妈妈肯定觉得给出去了还要拿回来多不好,当然不会这样做。“我等会再给你去买。”妈妈又做了一次妥协。“我不要。”小贝不接受。马上开始集中跳舞了,小贝妈妈显出不耐烦“进去吧,不要拉倒。”小贝定定地呆在那,拉她也不动。
毕竟在一起练习久了,我们互相也有些认识。我上前蹲下身子,拉着小贝的手问她:“小贝,你是不愿意把你的好吃的分享给哪个小朋友啊?”她可能觉得我理解她,立马指给我看。“哦,那其他小朋友都有,为什么就不给她呢?”“她贪心。”“怎么贪心的?”我问她。“她连续从妈妈手里拿去好几次,还抢着拿,拿了我要给别的朋友的。”一边说,还很委屈着。“恩。她这样做的确不好。这次分糖果你妈妈出现了一点错误,下回你自己动手,自己来分享好吃的。好不好?”“恩。”
孩子的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他自己的原因。我们要去判断,找出事件背后的原因,对的要支持,鼓励;错的要纠正,改进。
孩子生来就是与我们公平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要永远的做高傲的讲师,要学会示弱,学会闭嘴,学会接受他们的批评与指责。
案例二:看暴力动画片后
女儿4岁左右。一次因为看了动画片“铠甲勇士”里的怪兽而向我哭闹。那时老公是反对我放那个给她看的。见孩子哭闹,就责怪我。我们也并没有因此吵架升级,只是互不理睬。他先上了楼,而后,我抱着女儿也上了楼。他一个人背对着我们,玩着电脑游戏。我搂着女儿,只是觉得有些委屈。这是,女儿看着我的脸,用她的小手捧着,认真地说:“妈妈,我们不能没有爸爸的。你会不幸福的。”听着女儿突然的安慰,眼泪瞬间流了下来。我紧紧地搂住女儿。老公是听到了,走过来搂着我们说:“宝贝,爸爸爱你们。”我们一家子就是这样。我从不会觉得在孩子面前落泪是羞愧的,而孩子有时对我们的指点我们也要真诚地去聆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倾听)案例三:看恐怖片后
就在国庆假期中,我因为评职称的事,要备说课的事,还有写课题的事一直在学校加班。女儿被放任不管了。晚饭点回去,她整个人是神经兮兮地,一直围着我。一开始因为自己状态比较累,有点不耐烦。后来发现她一直说害怕,我想她肯定是做什么事情了。问了下原因,她说“妈妈,我看了恐怖片,我害怕。”我问她:“谁放给你看的?”她还是紧紧地抱着我说“是我自己不小心点出来的。你别说了。”她都要哭了。她看的时候没放应,事后反而害怕了。我没有多说,只是静静地搂着她。晚饭她都没有吃完,后来依偎在她爷爷怀里睡着了。期间,她因为着急和害怕还哭了。这时,家长要做的不必要很多,只需等她发泄完她的情绪。不要煽风点火,也不要嘲笑讥讽。过后,她自然就会忘却那段害怕的记忆。
(商量)案例四:女儿的生日派对
今年就约九月份女儿的生日,她其实早早就和我开始说了。她的要求是:我要开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生日派对,你要帮我准备好吃的点心,还有海洋主题装饰物,我要邀请好朋友来参加。她憧憬着,美好着。孩子心愿我们可以帮着去实现,但不能一次次毫无压力地就让他们实现。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理所应当为我们做任何事。我心里是同意她地要求的,甚至想帮她办的更好。但是,我得给她一些建议。“好啊。你要先思考下一些问题。譬如你要邀请多少人?配套多少食物够?大概要爸爸妈妈多少支出等等。”她考虑了一会,决定就请5-6人。接着,我们商定了时间,地点。我们还在网上买了对应地主题装饰。后来,那些装饰寄到后,因为我在陪小家伙睡觉,所有的气球都是她吹大的,还一个一个运到三楼,等待装饰。不得不说,在商量后决定的事,大家会互相谦让,不会因为什么产生误会或职责,她也懂得了她可以自己做主做事,会亲历亲为。最后那天,她们玩得很开心。
(信任)案例五:初学评弹
女儿不是个语感十分好的丫头,学校评弹班初选时并没有她。后来因为还有名额,是作为后备队员进去的。她一开始也因为知道自己的语言问题比较薄弱,对自己毫无信心。我多番鼓励她,说的最多的是“妈妈相信你!”几次练习后,我发现她并没我预想的那么糟糕,其实还蛮由腔调的,说实话,她练习地也很努力。评弹老师也是常常鼓励和表扬她。如此,她还是对自己有些缺乏自信,每次说一段,总要问“对吗?”我知道此刻不能打击她,总说“对的。”后来她觉得我在应付她,还是提出疑问,而我还是坚持说没问题。最后,我们决定用录音的方式来复听。她通过对自己的录音的对比,自己找到了问题,顿时信心十足。
(引导)案例六:带妹妹去迪士尼
去迪士尼是我们对大宝的承诺,但后来考虑今年小宝还太小,打算明年再去。怎样才能与大宝协商好呢。正好有一次,一个朋友的女儿来玩,正式刚从迪士尼回来,大宝围着她看拍的各种照片,还有听这位姐姐说着旅游攻略。她两眼发光,兴致盎然,似乎立马想出发了。她来和我说:“妈妈,那我们接下来就去迪士尼乐园吧。太好玩了。”我们早就做好了明年再去的打算,当然想用一些理由来说服她。“您看妹妹还不会走路,全程都要妈妈抱,非常累。你想带她一起去吗?”“想的。”“那她现在还这么小,去了什么也不懂,邰遗憾了。还浪费门票钱了。”“是的哦,那怎么办?门票贵吗?”“你去问问意姐姐。”后来,女儿调查完回来,她遇到困难了。“怎么啦?”“门票还有住宿一个人要一千块。是不是很多?”“哦,还好。你已经存了八百多了,块够你一个人的费用了。”“那妹妹怎么办?”“你继续存,再存个一年,肯定就够了。到时我们一家人可以一起去玩了。以后妹妹长大一点,你对她说,姐姐带你去过迪士尼。她会崇拜你。”“好的,妈妈。我一定会加油的。”
在我的引导下,大宝有了攒钱和妹妹一起去迪士尼的想法,她现在一直在攒钱,在家里每天做点小事,或者在校表现优异的地方都能获得奖金,不知不觉,她开始理财了。
(借力)案例七:公园早饭看晨光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周末,孩子的爸爸经常会提议去公园吃早餐,去看电影……借由现在的新鲜产物,陪孩子去大自然,去探索,去劳动,都可让他们活力倍增。
我的大女儿现在9岁,上二年级了。我清晰地记着她成长中给我们的震撼和教育。10个月大时,婆婆赤脚进房间,她爬到门口拿着拖鞋再爬到婆婆脚跟边;十多个月大时,看到公公把脚翘起,就独自一人爬上楼梯去公公的房间拿了一只专涂皮炎的药膏。诸如此类,很多很多,我这样做,她看着;她这样做,我看着。学习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与孩子的沟通,也是互相的,一个的想法,去说给谁听?
诗人马迪•金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如果您能记住》道出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话——
如果您能记住,您走一大步,我要走三步才能赶上;
如果您能理解,我观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矮了三英尺;
如果您能在我乐意的时候让我自己试试,而不是把我推到前面或挡在后面;
如果您能满怀爱心地感受我的人生,不剥夺我自我决定的需要;那么我将长大,学习,改变。
如果您能记住,我需要时间获得您已有的生活经验;
如果您能理解,我只讲述那些相对我的成熟程度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你能在我可以的时候,让我独自迈出一步,而不是把我猛推出去或拉回来;
如果您能用您的希望感受我的生活,而不破坏我对现实的感觉;
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如果您能记住,我象您一样。失败后再试需要勇气;
如果您能理解,我必须自己弄清我是谁;
如果您在我想要的时候让我自己寻找自己的路,而不是为我选择您认为我该在走的路;
如果您能用您的爱感受我的人生,而不破坏我自由呼吸的空间;
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问题区的话语和行为:
改变之前 |
改变之后 |
备注 |
真是的,妈妈不是跟你讲过了吗! |
怎么做更好来着?
|
询问
|
我要说多少遍你才懂! |
你觉得怎么做好? |
促进孩子提出具体方案 |
你差不多行了! |
大概还有几分钟能束? |
同时使用计时器 |
真是的!你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做作业! |
1.预计几点开始做作业呢? 2.xx点之前的话,妈妈可以帮忙哦。 3.xx点之前做完的话,可以得到1个积分。 |
告诉孩子得与失
|
等一下! |
再等我2分钟好吗? |
使用具体的数字 |
吵死了! |
1.能把声音降到“这么大”吗? 2.能把声音调到“音量2”吗? |
1.给出具体的例子 2.电视的音量等等
|
危险! |
停下来! |
指令要具体。 |
危险不能碰! |
1.妈妈很担心你会受伤啊。 2.如果受伤,今天就不能出门了,这样也没关系吗? |
1.把自己的内心传达给孩子 2.把预测的结果传达给孩子 |
快点做准备! |
如果五分钟能准备好的话,就可以玩十分钟哦。 |
告诉孩子好处
|
快点洗完澡! |
晚饭吃炸鸡块哦。 |
提供孩子感兴趣的情报 |
(吃东西弄脏了)啊啊,真是的! |
拿餐巾纸擦一擦 |
告诉孩子对应的方法
|
(不停叫孩子名字) |
走到孩子身边,引起注意 |
轻轻拍他的肩膀等等 |
喂,朋友在等着玩呢! |
再玩几次可以换人? |
比如荡秋千之类的时候 |
真是的!快点回家啦! |
妈妈再等你玩三次。 |
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手指,每数一次就弯下一根手指。 |
给我停下来!(打兄弟之类的时候) |
你停下来了呢,谢谢!(停止打之后)
|
对兄弟不偏不向,对每一个人都要照顾到他们的情绪。 |
(孩子摔倒了)不疼,不疼,不疼! |
你一定很疼是不是?
|
共感孩子的感受,这样能更快恢复。 |
(孩子说“讨厌”之类的时候)不许说这种话! |
是吗?你讨厌这个啊。
|
不否定孩子的感受
|
你这不懂事的孩子!我不管你了!! |
告诉妈妈,要怎么说你可以明白呢? |
不明白的时候,询问孩子 |
会影响到别人的 |
有的人听到很大的声音会头疼的,所以在医院里要把游戏的声音关掉哦。 |
告诉孩子具体的理由,以及具体要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