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教案设计
9 祁黄羊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初步课文内容,学会抓住时间、人物主要事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根据提示猜人物,怎么样?
辛亥革命 破陋习(孙中山) 卧薪尝胆 雪国耻(勾践) 拒用麻药 作手术(刘伯承)
同学们,我们发现,凡是在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人物,都有其不同寻常的事情,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位历史人物,他叫——祁黄羊。一起一笔一画写他的名字。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就是祁黄羊(出示图)一看他的打扮就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却并不是他战场上的丰功伟绩,那是什么事呢?请看这段文字:(出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请你读。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对于这句古文味很浓的话,你理解这句话吗?(没关系,光靠预习,不理解是正常的,理解是超常的。)我们可以先用学古诗的方法逐字理解。“外、内”意思相反,可以解释为“对外、对内”,举,在字典上有好几个解释,请你读。(出示)在这里应选哪一个?除了查字典,还可以用课文中的两个词解释:(卡:推荐 举荐)这两个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荐”是个生字,怎么记字形?( +存) 避,可以解释为 回避。这也是个生字,我们一起写一写。板书示范
仇,就是仇人,文中指谁?“解狐”。解是个多音字, 当做姓用时,应念,
亲,亲属,文中指他的儿子谁? 祁午。
公心与私心相对,出以公心,我们也可以说成是“出于公心”。
现在这句话连起来谁能解释?
看来同学们还没有把握,没关系,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着,课文学完后一定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有信心吗?
2、预习过的同学一定知道,这话是谁对祁黄羊说的?悼公。悼,是追悼、悼念的悼。注意和“掉东西”掉区别, 不仅在字音是有区别,在字形上也有很大差别,谁来区分一下。 跟我读:悼公。
3、晋悼公,就是晋国的国君悼公。晋,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它是哪个省的简称,山西,所以晋国的位置大约就是现在的山西。读:晋悼公
4、究竟是什么事情令悼公这么称赞祁黄羊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对照生字表,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为止。
5、检查预习及自读情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春秋时代。春秋时代是个群雄割据战争不断的时代,文中一句话描写了这时代背景。(出示)指名读 有一个生词“征伐”,伐是个生字,它春秋时代的代不同,多了一撇,注意看它的字形,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戈”意思就是人
拿着武器去——攻打别人。所以,征伐的意思就是挑起战争攻打别国。 当时晋国的军实力比较强大,正是由祁黄羊担任负责训练军队的——中军尉。中军尉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
部长,在那样一个战争不断的时代,可以说是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关系着国家的——安危。这两个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注意兴是个多音字,这儿读 ,谁来读好这两个词。
仔细看这两个词,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两个词都是反义词组合成词,这是我们汉语言文字中一个有趣的现象,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组合成词的词语吗?(2(2)既然中军尉如此重要,祁黄羊又当的很好,为什么要另举他人呢?谁来读这句话?“ ”有两个生词你读准了“准许”“辞职”但还有一个多音字要注意“落”
(3)悼公当然不舍得,但没有办法,于是请祁黄羊举荐一个“合适”的人选。读,这个也可以说成“适合”读。于是祁黄羊先后举荐了两个合适的人“接替”他,也可以说“替代”他。
(4)虽然这两个人都德才兼备,都适合中军尉这个职务,但一个是他的仇人,一个是他的儿子,悼公有没有想到?难怪他先是“深感意外”后是“十分惊讶”。男女生读好这个词。
(5)于是祁黄羊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请你读
(6)听了祁黄羊的一番发自肺腑的解释,悼公深受感动,我们也被感动了,祁黄羊真是个凡事出以公心的人啊!最后看这两个词,会读吗?“慎重 郑重”,这两个词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慎重:谨慎认真 郑重:严肃认真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你会使用吗? 出示选词填空
(7)生字词都学完了,哦,好象还有一个生字没讲,哪个字?是“照”吗?没关系,张老师会变魔术。 召,什么意思,到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下。“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就是什么意思?“叫”。谁叫谁?悼公解狐谁大?可见“召"特指上级叫下级的意思。
三.分节读通课文
1、学完了生字词后再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了,自己再大声读读课文。
2、读得怎么样了?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分节。(你想让谁接下去?)
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前我们做了预习,课上又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能试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老师给你一点友情提示,我们可以抓住时间、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来加以概括。
主要事件我们可以提炼成小标题。 因病辞职 两度举贤 举贤受赞
谁来连起来说说。
2、看,抓住时间、人物、主要事情,我们就能很清晰地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我们要学会。
五、作业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本课的生字,一起读一读,自己记一记字形,每个字是怎么写的?觉得最不容易记的字就动笔描一描。
课型总结:
《祁黄羊》是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课文主要以对话的形式,简练而生动地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教学可分为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针对第一课时的特点,教学目标做如下设计:1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引导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抓住时间、人物主要事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环节也非常明晰:第一部分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第二部分:教学字词疏通课文 第三部分 概括内容 教给方法
其中重点是第二个环节的教学。别看只是简单的几个字词的理解,几个难句的朗读,但却倾注了我非常大的心血,我努力尝试使这部分教学不仅是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更能渗透各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指导。
每一个字词的出现,我都进行了精心的组合安排。比如“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句文言文的教学,我是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举”这个字的教学,是在告诉孩子们,碰到一字多义现象,应该根据语境加以区分。
“征伐”则是通过观察字形理解词义。
“中军尉”则是通过联系课文材料与生活常识加以理解。
“兴亡”和“安危”则是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汉语文字规律。
“召”的教学则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熟字记住生字的方法,并且利用语境揣摩词义的技巧。
另外还有多音字的区别,如“落下”、“解狐“;形近字的区别,如“悼公”的“悼”和“拿掉”的“掉”。近义词的辨析,如“慎重”和“郑重”。
另外在教学字词的过程当中,我也相机对课文进行了疏通,一些难读的句子、重点的句子也进行了反复朗读,课前读、自由读、分节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
总之,我努力把课堂上得更扎实。正如特级教师孙建锋所说的,“心中“装着向度”,眼睛“盯着长度”,手里“握着广度”,鼻子“嗅着深度”。这样的一节课,境界才会更深远,精神才会更安康。”这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