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看图写话课型思考
小鸭子得救了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鼓励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动物们救小鸭子的办法和结果写清楚。
2 、引导学生养成“书写题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且独立占格”等基本的写话习惯。
3 、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图画内容写一段完整连贯的话。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动物们救小鸭子的办法和结果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学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码?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嘴巴扁扁,叫声呷呷,走路摇摆,爱吃鱼虾。”这是什么呀...今天要写一篇看图写话(板书:看图写话),主人公就是一只可爱的鸭子。
1、我们先来回顾下看图写话要注意什么?(出示:仔细观察,理解图意,弄清联系,展开想象。)
2、写的时候要交代清楚哪4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二、创设情境,想象故事的起因。
过渡: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鸭子在草地上散步,忽然,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坑里。(板书:掉进坑)
3、小鸭子掉进又大又深的坑后,它会怎么样?(引导学生用上“惊慌失措、非常害怕、十分着急、大声呼喊、不停呼救……”这类词。)
4、请学生连起来讲一讲。
5、小结:大家讲得都很好,讲故事就是要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讲清楚,这样才会具体,生动。
(出示: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6、小鸭子吓得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 就在这时, 正好被小鸟看见了,小鸟赶紧叫伙伴们帮忙。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图。小鸟把哪些小动物叫来啦?(有小熊,小象,小猴子)
二、分析讨论,思考“办法”,学编故事重点段落。
1、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发挥想象,猴子、大象、小熊会用什么办法救小鸭子,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2、4人小组合作学习想好了。(板书:想法救)
3、生互相交流救小鸭子的办法
(1)、小猴救小鸭子
a谁有好方法?(猴子会折一根树枝,让小鸭子爬上来,)
b那你想象一下小猴子会对小鸭子说什么,
c 你真会安慰人,如果能加上小猴子的表情,动作就更好了,
d 那小猴子是怎么做的?谁能说具体?(板书:猴子 伸 拉)
(聪明的小猴子把竹竿伸进大坑里,对小鸭子说:“小鸭子,你抓住我的竹竿上来。”小鸭子抓住竹竿后,小猴子一点点往回拽竹竿,小鸭子就得救了。)
e小猴子这个办法能把小鸭子救上来吗?为什么?
(2)、 小熊救小鸭。
a谁还有好办法?
b那小熊会怎么说呢?它除了对小鸭子说,还可以对谁说?
c小熊是怎么用桶取水把小鸭子救上来的?(板书小熊拎 倒)
师:一桶水够吗?引说小熊又跑到河边打了好几桶水,倒在大坑里。
师:胖乎乎的小熊来回这么折腾,怎么样啊?(师做擦汗状)
(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小熊累的直喘气 )
d真棒,能用上我们积累的词语!你们说啊,这会儿,猴子和大象看见会怎么做?(猴子会帮小熊一块提水,大象会用鼻子吸水)大家齐心协力,大坑里的水满了,小鸭子就浮上来了。
e谁来完整说一说小熊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3)、小象救出了小鸭。
a:谁有不同的方法?
同学们看,小象有个长鼻子,它的鼻子作用可大呢,小象是怎么救出小鸭子的呢?"按刚才的顺序小象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我们来练说小象救出小鸭子的过程.
(大象也有好办法,他用又长又灵活的鼻子,伸进坑里,对小鸭子说:“小鸭子,你别害怕,你抓着我的长鼻子,我把你卷上来。”小鸭子连忙跳到大象的鼻子上,大象把鼻子卷了起来,把小鸭子卷到了坑外边。小鸭子可高兴了。)(小象:伸 卷)
三、学编故事结尾。
1、是啊,团结起来力量大,看,一会儿功夫就把小鸭子救上来了!展开想像,帮助小鸭脱险后,小熊、小象、小猴、小鸟他们心情怎样?获救的小鸭心情又怎样?它会对小伙伴们说什么呢?小伙伴们又会对它说什么?
学生合理的想象。
2、老师发现,小朋友不仅有双明亮的小眼睛,还有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呢!
四、 写故事
1、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把你们自己讲的故事写下来,看谁的故事更生动,更精彩!编写故事要做到有开头,有经过,有结尾。
(指板书):小鸭掉进坑里是_______ (生:开头)
大家想办法救小鸭是_______________ (生:经过)
小鸭子得救了是_______________ (生:结尾)
生四人小组合作写故事:1人写开头。1人写结果,2人写经过。
2、同学们,你们的故事写完了吗?没写完的同学别着急,听一听别人写的故事,我想对你一定会有启发。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的故事哪里写的最好?
评价学生哪些地方写得好。
3、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4、 师总结:其实,一篇精彩的故事并不难。它就源于同学们善于观察的眼睛、乐于想象的大脑、勇敢表达的小嘴和勤于动笔的小手。你也会在一次次的写作中感受的写作的乐趣。
课型总结:
《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是学生写作的基石,是写作文的准备阶段。
简单地说,“看图写话”包含了四个过程:看→想→说→写。当学生看到一幅图后,双眼在充分观察后把看到的表象输入大脑进行想象加工,然后把各种各样想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通过“说”这个环节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最后,用文字完整具体地把口头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成为一段话。因此,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由本堂课有一下几点思考:
1、明确看图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低年级学生观察力较低,观察对象较为散乱,抓不住重点,容易被无关要素所干扰。因此,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是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一二年级的课本中,有很多富有儿童特点的插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利用这些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从图入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是看图写话的灵魂。“想”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联想,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老师提供的问题给了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通过联想,让学生把观察的静止画面变得动态起来,让图上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具体。其次,指导学生想象画面外的内容,如人物的语言对话,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拓了思维,想得更多,想得更深。
3、给学生表达的舞台,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后,如何能把图上的内容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呢?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充分地进行联想和想像后,脑中出现了不少画面,但这些画面是散乱的,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说出来,例如由远到近,由上而下,由内到外等。指导时,让学生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学生的表达有一定的顺序,就有了写话的框架,学生也更愿意表达了。
4、指导学生写通顺完整的话,写具体的话,写有个性的话。
老师首先让学生学会写好一句话。在写好一句话的基础上,逐渐过度到写好一段话,这样学生就得心应手了。学写一段话是孩子将自己片断的,不系统的观察和思想活动外化的最好形式,也是孩子作文水平发展和提高的必经阶段,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发展规律来说,它至关重要。指导学生写话,要求学生写通顺,写完整,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有起因经过结果。在要求写话写完整的基础上,老师要求学生把话写具体,特别在重点事物或人物上写具体,写出细节,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