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动物分类》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第一课。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因此动物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生命形态。本课带领学生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但学生对于分类的操作并不是很精确,缺乏逻辑性。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先制定标准,再分类”的认识方法。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以交流动物园分区的话题让学生产生动物分类的意识,同时揭示分类的必要性,引出课题。第二部分,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引出生物学家的分类标准,根据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第三部分,认识脊椎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建模制作活动深化对脊椎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考如何让建模,从材料的选取到制作,再到交流讨论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第四部分,基于对脊椎的认识,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第五部分,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