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学校的生命在于质量,提高教育教学绿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素质,要实现学校长盛不衰,关键的关键是要有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所以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我们在以往师徒结对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现有市级名优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与其他有发展志向与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结成伙伴。互相督促、互相影响,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尽快成才,从而造就一批市级名优教师,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提升,以更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总体要求
改变以往师徒结对只针对徒弟的做法,两三个教师组建为成长伙伴,谋求共同发展。在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多角度、立体式相互切磋,融洽关系,共同提高。
三、结对对象
学校行政、骨干教师;35周岁以下的在职好学上进的教师。
四、结对程序
程序:学校统筹—→征求双方意见—→签定协议—→开展活动。
1、学校统筹,确定人选
教师自愿组合与学校统筹相结合,确定成长伙伴人选。
2、分类制订目标,明确任务
根据不同的研究专题,分类别制订具体的结对目标要求,明确任务。
3、举行结对活动,建立成长伙伴组
举行成长伙伴结对仪式,签定结对协议,建立伙伴关系,明确职责,正式开展结对活动。
五、岗位职责
(一)学科教学
1、理论学习
(1)互相交流教学信息,推荐学习文章,开阔视野,不断充实教学理论。
2、课堂教学
(1)每月至少两次一起探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2)每月互相听课不少于2节,听课要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评议优缺点,做好评课记录,写出指导意见,学期末上交备查。
(3)互相切磋,共同研讨,每学期每人上一节公开课或者同课异构。
3、教学科研
(1)每人撰写一篇论文在校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含校级),或在校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含校级)。
(2)写好一篇参加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心得或体会。
(二)教育科研
1、理论学习
(1)互相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书刊,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理念。
2、教学科研
(1)互相修改教学随笔或者教学论文等。
(2)每人撰写一篇论文在校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含校级),或在校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含校级)。
3、课题研究
(1)讨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
(2)每个制订一个校级以上(含校级)小、真、实的教师专项课题。
(3)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伴的教学行为。
(二)班级管理
1、日常管理
(1)落实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的实施,商讨班集体的建设(如:班干部的挑选和培养、树立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等)
(2)互相探讨,认真备好每节的班、队会课。管理好所负责的班级的日常工作。
(3)每学期互相听晨会、班会课3节以上。
2、活动展示
(1)上好一节班、队会课,每人每学期向学校领导,伙伴教师或者家长上一节汇报课。
3、德育研究
(2)每人写出一份有水平的德育工作论文(或班主任经验总结)。
六、管理与考核
由校长室牵头,联合教导处、德育处共同管理与考核。
每学期上交相关材料,为教师成长伙伴结对工作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教师成长历程,作为晋职、评优的依据。
七、结对年限:2017、3——2018、3
附:教师成长伙伴一览表
河塘中心小学教师成长伙伴一览表
2017.3
组号 |
姓 名 |
学科 |
研讨专题 |
1 |
华 涛 陈 雷 |
语文 |
学科教学 |
2 |
夏新竹 周丽芳 |
语文 |
教育科研 |
3 |
严希燕 顾春燕 |
语文 |
学科教学 |
4 |
蒋丽娟 袁晓岚 张秀琴 |
语文 |
学科教学 |
5 |
王红新 徐金娟 朱 菲 郁鸥萍 |
数学 |
学科教学 |
6 |
夏燕红 虞晓燕 刘 条 黄 静 |
英语 |
学科教学 |
7 |
叶英娟 仲晓炜 |
德育 |
班级管理 |
8 |
张 旖 李梦白 |
体育 |
学科教学 |
9 |
杜丹红 赵 倩 |
音乐 |
学科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