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校师资情况:
河塘中心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但由于地处偏僻之地,与许多名校、大校相比,校园环境、办公条件都相对比较薄弱。学校教师只有57人,大专以上学历50人,占88%。从2009年9月以来,学校有无锡市学科带头人一名,江阴市学科带头人一名,无锡市教学新秀两名,江阴市教学能手两名,江阴市教学新秀两名,名优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4%。与上级要求的名优教师比例有一定差距。
几年来,由于长泾乡镇建设发展的重点集中在长泾,河塘居民居住环境慢慢向长泾迁移,造成部分教师流失,尤其是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很多中年教师处于一种满足现状、得过且过的工作状态。尽管近几年我校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可是跟周边学校相比,起步太晚,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而且,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缺少长效机制、激励机制,导致青黄不接。
二、培训方向:
1.切实加强校本培训力度,教师的全员培训率达100%。
2.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业务跟踪管理,积极鼓励青年教师争当名师、教学骨干。
3. 抓好教研组特色建设,教研组活动要扎扎实实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营造浓厚的教研气氛。
4.举行各类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执教水平。
三、培训形式:
培训集教研训于一体,主要形式是以学校为主阵地,围绕教育教学实际,培训提高教师,促使教师自我完善,拟采用专题讲座、教研活动、课题研讨、读书交流等形式开展。
1.专题讲座 聘请江阴市进修学校教研员、校内外有一定经验和知名度的教师,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围绕教育、教学、教改、教研进行专题讲座,帮助老师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激发教师自我提高意识。
2.专题讨论(研究) 围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带共性、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围绕某一个专题,组织研究课,在参与、体验、反思中总结经验,转变教育观念,通过研讨、交流,学习他人长处,提高认识,促进自己提高,促整体水平提高。
3.与友邻学校进行互动。利用结对学校的有利条件,开展互动学习,一方面邀请他们走进我们的教学活动,给予指导;另一个方面,我校选派部分老师参加友邻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经常组织教师们听课、观摩,跟进他们的交流活动。继续开展片教研活动,搭建课堂教学研讨平台,引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积极营造互动互学氛围,共享教学思想,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借助多媒体,组织教师观看有关课改、教学、师德警示录象。
5.开展三课活动,以研究课、汇报课、示范课等形式,进行《小学生伙伴学习的生成机制与策略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