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让青春在讲台闪光——河塘中心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63  更新时间:2017-04-19 14:55:05  文章录入:yanzi  责任编辑:yyjyz

让青春在讲台闪光

——河塘中心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方案

                                           20163

 

根据苏教基〔201134号文件精神,按照《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要求,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我校实际,特制订《河塘中心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方案》,具体如下: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1.粉笔字

所有选手同时进行比赛,时间为10分钟。书写当场宣布的内容,字体为正楷或行楷。

2.即兴演讲

所有选手在指定封闭区域候赛。选手进入赛场后,现场抽取演讲题目,准备5分钟,演讲时间为5分钟。完成比赛的选手不得返回候赛区域。

3.课文朗读

所有选手均在指定封闭区域候赛。选手进入赛场后,现场抽取题目,准备2分钟,然后开始朗读。完成比赛的选手不得返回候赛区域。

4.教学设计

每一组选手根据指定的课题,用提供的教材独立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五个部分。

5.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的内容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体现教学设计,注重动态生成。上课形式为借班上课,上课时间为30分钟。

二、比赛时间:3121314日三天。

312下午(粉笔字、即兴演讲、课文朗读)

31314日上午(独立备课)

31314日下午(课堂教学)

三、参赛对象:凡是197811日以后出生的在职语文青年教师都要参加。

名单如下: 袁晓岚    周丽芳     顾春燕     叶英娟

周燕娜    张秀琴           

四、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评分标准根据《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的要求进行确定。

各技能项目中,粉笔字权重10%,即兴演讲权重10%,朗读课文权重10%教学设计20%,课堂教学权重50%

小学语文学科的5个比赛项目,每个项目得分累加后即为该选手所得总分。

五、设奖办法

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中一等奖第一名将代表校参加片级比赛。

 

让青春在讲台闪光

——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小结

                                          20163

 

阳春三月,我们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活动的初衷,既想青年老师搭建展示教学风采的平台,更想通过比赛使具备过硬基本功的理念深入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心里,以活动促理念的形成,以活动促青年的成长,以活动促基本功的强化,以活动促专业素质的提高。现在看来,我们的目的基本达到了。简单小结活动过程如下:

一、活动准备充分、组织有序

为了组织好本次大赛,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成立了竞赛领导小组。教导处、总务处分工合作,全力以赴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其中教导处负责拟定大赛活动方案,制订粉笔字、即兴演讲、课文朗读、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评分表,选定比赛的内容。召开参赛教师赛前动员会,安排听课评委教师,收集参赛教师资料,成绩汇总统计等。总务处负责安排上课地点、准备教具等。

二、参赛教师态度认真、成效可圈可点

通过比赛,我们发现了大多数青年教师普通话标准、语言干脆利索、字迹工整美观、仪表端庄得体、教态自然大方,个人基本素质非常好,而且能够较好地把握和处理教材,教学设计合理,组织形式灵活,能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教学过程反映了新课改的基本思路,较充分地理解和运用了新课改理念,新课程理念在老师们的意识中逐渐形成。

根据《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和长泾片选拔赛的相关要求,本次比赛共进行了四个项目的比赛:粉笔字、课文朗读、即兴演讲、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前面三项各占10%,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占70%

粉笔字比赛,表现出色的是袁晓岚和顾春燕老师,低年级教学繁琐辛苦,一笔一划的字词教学,她们自己也收获了一手好字。她们的粉笔字大小合适,粗细适度,用力均匀,间架结构合理,笔画流畅,整洁美观,使人赏心悦目。
   
课文朗读中,叶英娟、顾春燕的朗读语调标准、口齿清楚、语句流畅,抑扬顿挫,音质俱佳,显现出较强的语言功底,给人以听觉享受。

即兴演讲中,最精彩的是叶英娟老师,她能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有理有据地阐述在她的课堂教学中最关注的地方。演讲内容能紧紧围绕主题,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到,内容充实具体,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最感人的是张秀琴老师,她深情地讲述了作为一个转岗教师如何进行个人规划的心路历程,从她潸然泪下的演讲中,我们看到一个朴素无华的老师内心的热情与追求。

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是本次比赛的重头戏,占的比重最多。上午独立备课,下午上课,不用多媒体,不接触学生,只靠一支粉笔、一篇课文,一块黑板上完三十分钟的课,没有课件提供画面,没有音乐渲染气氛,邵老师称之为“素课”,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让人佩服的是,这些老师在半天的时间里对课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课堂上极显语文教学的功底。一堂堂“素课”虽然没有现代化媒体的烘托,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为了更客观的展现青年教师独立解读文本与教学思考的能力,我们特意选择了人教版、浙教版等其他版本的教材内容作为朗读与上课的材料,而且不提供任何参考资料。

王荣生教授提出,当前语文课最缺失对“教什么”的思考。“教什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体现了一个老师的课程观。

最让我们惊喜和感叹的是陈雷老师。作为一个从轻工职高转岗到小学不足两年的老师,我们目睹他在这次课堂教学中的完美演绎。

课堂上的他,看似闲庭散步,从从容容,娓娓道来,实则营造了一个学生积极思维与参与的学习场。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任教职高的语文老师对教材的解读高屋建瓴。他的课堂提问不多,但每一个问题都极具思维的张力,吸引着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最难得的是他课堂上的姿态——一切为学生服务。

课堂上,他倾听和留意着学生的变化,不断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做出准确的评价,让评价推动着教学的深入。更可贵的是,课后,我们在他的教学设计中,发现了每个环节下面,都标注着“预设一”“预设二”“预设三”等预案。

这说明,陈老师对教学预期有明确的指向,对教材的把握能成竹在胸,这说明了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状态,然后根据学生的状态巧妙的引导,这就是现代提倡的课程理念:以人为本,让学于生。

语文课堂是学生习得言语的主要场所,正因为陈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情动辞发,所以我们在课堂尾声,从几个学生的课堂练笔中,听到他们想象描写的老舍家那只猫的外形,真实而鲜活。

双休日,无意中,看到了一段无锡市名师实验小学潘雅频老师在江阴市农村教坛骨干评委感言中的文字:“‘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样的课堂教学,在真切地提醒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强势出境,闪亮登场的不是上策,心中装着学生,教学才会有效。”

陈老师初步实现了从职高老师到小学老师的美丽转身,这绝非偶然,这一年多跟他一起教平行班,我一直看到《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论坛》等教学杂志放在他的办公桌上,空课时他总是静静地阅读。

三、评委工作有理有据、认真负责

学校行政和教研组长组成的评委们能够克服自身工作困难,不畏疲劳,积极认真地听课,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评分工作严谨负责,并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做到评判有理、给分有据,一丝不苟坚持按时按质完成本次比赛的评分工作。评委们还在大赛后集中起来分别对参赛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等进行针对性点评,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理有据的评价,不仅充分肯定了参赛教师的优点,而且中肯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四、听课老师,贵在参与,认真聆听

这次比赛,我们看到除了语文老师,还来了许多其他学科的老师,综艺组的全体老师、数学组的郁静华、费锡英、杨丽洁等老师,英语组的刘条老师等。 教学活动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而教学规律是不分学科的。我们通常说教学活动要抓好“四个对话”,即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就是对各个学科的共同要求。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所以,我们建议如果有时间、有机会走进不同学科老师的课堂,你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五、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品味诸多惊喜,感受众多亮点的同时,我们也略感美中不足:

1 我们的个别选手在公开课场合显得紧张和胆怯,教学中不够洒脱,离不开教案,教学过程显得生硬不够圆润,因而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以后还需要多多锻炼。

  2 我们平时备课时,过于依赖于网络,习惯了拿来主义,就慢慢退化了独立解读教材的能力。在对陌生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内容、地位、作用及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的把握要准确,否则会影响实际授课的效果。
      3
 对于见字如见人,装扮门面的粉笔字的书写,个别老师还不能达到美观流畅的地步。
     4
 对于学科专项基本功,我们很多教师还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差距不可能没有,关键是差距的大小;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差距抑或找到了差距而没有缩小差距。
   
青春真好,有的是闪光的活力,活动真好,既可以展现我们的风采,又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挑战自我,分享品味成功的欢乐和意义,享受过程中的愉悦和力量。在这里,我要感谢学校行政这个团队和各位评委的辛勤工作,感谢各位参赛教师的上乘表现,感谢各位听课老师的热情参与。如果说这次活动还算成功的话,应该归功于你们,谢谢大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