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
明初文学家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所谓的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我们少年儿童更应该从诚信做起。
记得有一次早读课,语文老师给我们复习默写第二单元的词语。我很自信,因为我隔夜已经复习过了。刚开始,一切进展顺利,看着同桌抓耳挠腮的样子,我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当默到“履行”一词时,我的头脑突然有些短路了,怎么也想不起来“尸”字下面是怎么写的。我回想昨天复习时,因为这个词不是生字,我认为很简单,所以也没有多看。导致现在……唉,我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尽管我再怎么绞尽脑汁,但也无济于世。老师马不停蹄地说着下面的词语,来不及多加思索,我只能先默下面的词语。
其它的都默好了,只有那个“拦路虎”了,我左思右想,突然一道白光插进了我的脑海中:前面默每课词语时不是默过这个词吗?!我由于太渴望全对了,经不过“诱惑”,正想偷偷把本子翻到前面看看时,我的另一个心声阻止了我:不要,这是作弊,你不能做一个不诚信的孩子!对了,“诚信”,我竟然把它给忘了,就算我全对了,那也不光荣,因为那并不是属于我的。想到这里,我用左手按住了本子,即使写错,我也宁愿用“错”来换取“诚信”。
我的选择是对的,在我做出选择后,那个词语很巧妙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于是我立即写了下来,这个词语我写得格外认真,每一笔第一划都写得很美观。后来,当我的默写本上看了一个大大的鲜红的“优”时,我的心里特别开心,因为这才是我真正的全对!通过这件事,我养成了在默写之前即使是一个不起眼的词也要复习的习惯。我还懂得了在没有人监督之下,坚守诚信是多么难能可贵。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立足之本,我国古代,就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话,正是本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才使我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更应该让“诚信”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