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绿线内的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朋友,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拼音宝宝要来考考大家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跑在最前面的是一组整体认读音节:yí èr wǔ sì zhī shí
接着是一组双拼音节:qù bā lǐ yān jiǔ sān cūn tíng liù qī tái
最后登场的是三拼音节:zuò jiā huā
读得又快又准,真棒!
2、音节没有难倒大家,他们组成词语来了,快看!yān cūn tíng tái
二、初读课文
1、小朋友们顺利地通过了拼音宝宝的考验,真棒!现在这些拼音宝宝排成了一首小诗,(出示多媒体)
师:请大家自己小声读一读,读准每一个音节,注意声调。齐读
2、看,汉字宝宝也出来了,想读读看吗?那就赶快把书打开,翻到58页,
(读书姿势准备好,头正身直脚放平,书本稳稳拿手中,还要稍稍往外斜。)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4、小朋友读得可认真了。请拿起笔把这十个数字在诗中圈出来。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
5、这是老师圈出来的生字,看看,和你的一样吗?谁想读?点名读。
6、小朋友,细心地看看,有一个数字藏在诗中的时候,读音发生了变化,它是谁?
跟我读“一去二三里”,“一”是个淘气鬼,单独时读第一声,在诗中读第二声,遇到不同的朋友,它还读第四声,比如一支笔,一本书,小朋友可要细心奥。
现在,拼音宝宝藏起来了,谁想读?
3、请一个学生读,如果读的好。师:xxx读的真好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读的这么好听吗?因为他在这儿停了一下,这叫停顿符号。这样读就听上去有节奏。
如果读的不好,师:小朋友读得很准确,不过呢,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打上读谱),读出节奏,看见老师在诗中画的斜线了吗?这叫停顿符号,表示读到这里的时候要停顿一下,这样读会更好听。谁来读第一句?
指名逐句读。 齐读:像他们几个小朋友一样,读到这里停一停,这样就能把这首小诗读得朗朗上口。齐读
三、图文观察,感知课文
1、(出示画面),教师导入: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幽静、美丽的小山村,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这美丽的小山村看一看吧!请大家小声的自己去读读课文,看看图;看看图,再读读课文,看看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2、指名交流;你们刚才读着读着,一定发现了很多美丽的东西吧?用你自己的话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
谁来说说?
生:我看到了绿树。师:满眼绿色,这儿一定空气清新。
生:我看到了很多花。师:是啊,这里的鲜花艳丽、芬芳。
生:我看见小山上还有亭子。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学生交流。
四、读懂读好课文
A、师:这一路上都是好风景,我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不知不觉就走出了两三里路,一会就到了。一路上的风景优美,边看边走,不知不觉,很轻松的就走出了两三里路。
范读:一去 二三里,跟着老师读一读。读出轻快的感觉。
B、师:走过一座桥,你们看,这里就是一个小山村。村子前面是什么?生:有一条河。
(在绿树掩映的村子里,炊烟袅绕,远远看去烟柳迷蒙,这就是“烟村”)读好“烟村”,读出烟雾轻飘飘的感觉;小朋友,我们来数数看:一、二、三、四——呀!村子里的人家多不多?生:不多。师:这就是四五家,不是很多。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C、师:转过一个弯,来到山上,看见了什么?生:宝塔、亭子。 师:这就是“亭台”。我们小朋友都看见过华西金塔,你能说说华西金塔怎么样?
生:很高,快要碰到天了。
生:笔直笔直的。
师:这儿的亭台,站在山上,高高的,挺直的,也很有精神。读好“亭台”,读出挺直、有力的样子。
亭台是高高地站在山上的,你们看,他们尖尖的顶好象要戳到云层里去了呢!要读出向高处的感觉。声调上扬。学生不行老师范读。
师:亭台也不多,有六七座。
把第二、三行连起来读一读。女生读第二行,男生读第三行。
D、再来看花,花儿给你的感觉怎么样?我们就把这种又多又美的感觉读出来。齐读。
(1)学生先读。个别读,齐读。师点评:这里的桃花红艳艳的真多啊!看也看不过来。
(2)师:走过小桥,老师一转身看到这么多桃花,又惊又喜:范读。学生模仿读。个别读,齐读。
5、这么美的景色让人怎么看也不会厌烦,老师想再去欣赏一下。齐读。
师:听了同学们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老师范读。
师:老师读的好不好?生:好!师:老师读的时候仿佛来到了这美丽的小村庄,走了两三里路,看到了绿树从中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
这样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这些景象,能让我们读的更有感情!
老师给小朋友配上好听的音乐,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好吗?齐读。
课型小结:
识字教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小学阶段,儿童的语文知识,以至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的,不识字,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瘸腿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教学操作上,就是把“识字教学重点放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效的重要突破口。这也是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因为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的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有高质量的表达。
《识字1》是学生学完拼音第一次接触到汉字,为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有效衔接,激发兴趣
课的开始,我把韵文中的字整合成整体认读音节、双拼音节和三拼音节,依次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再加大难度,出示词语,最后到整首诗歌,学生一步步地从易到难,参与的热情很高,识字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二、联系生活,多样识字
从孩子喜欢的方式入手,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新课程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生字,所以在这堂课中,我利用本课的插图,请学生看图说话,结合学生的说话内容,随机教学生字,这样使学生的识字教学与语言的学习同步,即发展了语言又认识了生字。
三、寓学于乐,巩固识字。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弱,学习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天性好动,活动则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教学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活动及时复习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十个数字生字。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使学习气氛活跃起来;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复习旧字,旧字巩固新字的方法扩大识字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