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一年级)
《小青蛙学本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一”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中的内容之一,它是低年级跳跃动作的重点教材,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跳跃教材从纵向来看,低年级只要求学习一些简单基本的跳跃动作,发展跳跃能力。本课是水平一(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材的第一次课,着重让学生掌握“双脚用力蹬地起跳,双脚同时落地”动作,并尽可能的做到“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缓冲落地(平稳、轻巧)”,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二、学情学析
一年级小学生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全,立定跳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一年级小同学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创设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立定跳远的动作名称和练习方法。
2、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做到双脚用力蹬地起跳,双脚同时缓冲落地。
3、发展学生弹跳力、灵敏、协调和自我控制能力。
4、培养学生机智果断、遵守规则、友好合作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内容:立定跳远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双脚用力蹬地起跳,双脚同时落地
2、教学难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缓冲落地(平稳、轻巧)
水平一(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案
教学 内容 |
立定跳远 | |||
教学 目标 |
1、学生知道立定跳远的动作名称和练习方法 2、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做到双脚用力蹬地起跳,双脚同时缓冲落地。 3、发展学生弹跳力、灵敏、协调和自我控制能力。 4、培养学生机智果断、遵守规则、友好合作的优良品质。 | |||
重点 |
双脚用力蹬地起跳,双脚同时落地 | |||
难点 |
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缓冲落地(平稳、轻巧) | |||
创设 情景 |
1、课堂常规 2、游戏: 小蝌蚪学本领 3、小蝌蚪找池塘 |
1、向学生问好 2、讲解游戏方法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3、指导学生如何找池塘
|
1、向学生问好 2、学生进行游戏 3、听教师口令找池塘
|
激发兴趣 活动身心 |
扮演
角色 |
1、自由青蛙跳
2、学习向上跳的动作
3、立定跳远完整动作
4、挑战新高 |
引出小青蛙向上跳的动作
⑴边示范边讲解向上跳的动作要领 ⑵组织学生用口令向上跳的练习 ⑶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动作
⑴由向上跳引出立定跳远动作 ⑵教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动作 ⑶学生自由练习 ⑷引导相邻两个学生合作,看谁先跳过第一条标志线。 ⑸教师巡视 ⑴激发学生两人合作,谁能率先跳过第二条标志线,向第三条标志线冲刺。 ⑵教师巡视 |
学生跟随教师自由做向上跳的练习
⑴明白动作要领,看清教师示范。 ⑵跟随教师用口令进行向上跳的练习 ⑶自由练习
⑴看清动作示范,明白动作要领 ⑵自由练习立定跳远 ⑶相邻两个同学为一组,看谁先跳过标志线。
⑴跳过第二条标志线,向第三条标志线冲刺。 ⑵注意技术动作。 |
双脚用力蹬地的跳
向前上方跳出,并轻巧落地
互相纠正动作
展现自我 |
恢复 身心 |
|
1、带领学生放松 2、小结 3、宣布下课 |
1、跟教师一起做放松操 2、认真听小结 3、师生再见 |
放松身心 |
预计运动负荷 |
平均心率:100—120次/分左右 练习密度:40%左右 |
教学反思:第一,我在这节课中把音乐、语文等资源有机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例如:课堂导入时的《蓝色精灵》,扣住情景“小精灵学本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一节快乐的体育课;来到池塘边上,利用谜语导入青蛙跳,运用语文知识开发学生思维。多种有机资源营造出贴近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场景,学习氛围与教师的评价有机地结合,特别是对待淘气的孩子,我能稳定情绪主动地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交流,并探讨学习的经验共同进步,在期间巧妙利用学生的心理学生的淘气行为,让其指导自己的行为违反了课堂纪律要积极改正,同时将评价和惩罚相结合。例如:语言激励“蓝色小精灵是勇敢的,遇到困难从不逃避,同时他们又是遵守纪律的,因为他们爱护自己的团体,你们是不是和小精灵一样棒呢?”学生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这样不仅保全了孩子的自尊,而且惩罚了教育中学习立定跳远的技术,更为评价的实施提供了一条可鉴的道路。
第二:这节课运用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立定跳远的教授时,我首先用语言激励学生模仿青蛙跳,让学生感受青蛙的发力。其次“知道了青蛙是哪里发力了,你们能够告诉老师你们怎么样才能跳的更远呢?”设置疑问,小组合作练习讨论,第三步,找同学示范动作,教师讲解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编辑口令,一抬二蹲三跳。第四步,集体练习,并且小组合作。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立定跳远的技术、技能,促使学生在“玩”中享受体育的乐趣。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设计了自主尝试、小组讨论、发表分享、展示归纳等教学流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更重要意义。
第三:这节课我还注重了情感的教育,通过语言引导、肢体表达各种方式来教育学生。例如:“是谁跟我这样做” 边拍手,边做动作,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安静下来,并且跟随老师的口令完成动作“我就跟你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