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石榴子儿的形状、颜色和味道,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
2、品尝一种水果,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水果。
教学过程:
一、学习石榴的写法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枣庄,了解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文中那些可爱的石榴娃娃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将和作者一起去品尝石榴。
2你们看,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个石榴。师剥开石榴,仔细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交流
3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石榴子儿的?(出示第四自然),指名读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石榴子儿的?
板书:形状、颜色、味道
A形状:
玛瑙般的 作者把石榴比作什么?玛瑙是石头的一种,半透明有光泽,石榴子儿和玛瑙有什么相似之处?(颜色、样子、光泽)你看,石榴多像红玛瑙啊。这样比喻多么形象!
板书:用好比喻
紧偎——姿态,紧偎是什么意思?偎就是挨,靠的意思. 同桌表演
作者把石榴子儿当作人,你挨着我,我靠着你,谁也离不开谁,多么亲热。
B颜色:
红白相间——间是间隔的意思,红色中透着白色,多美啊!
晶莹透亮——像水晶一样闪着光,透着亮,多漂亮啊!
这样的石榴子儿你们喜欢吗?那就美美地读一读吧。齐读。
作者把子儿的形状、颜色观察地多么仔细,板书:用心观察。为了写出这些特点,作者用好了比喻,用准了词语。板书:用准词语
C味道:
多诱人的石榴子儿,赶紧尝尝味道吧,指名读
石榴子儿是什么味道?
(酸溜溜,甜津津)酸酸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甜甜的,一直甜到心里。指名读
4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味道的词语?
补充:酸溜溜 甜津津 甜丝丝
又酸又甜 酸酸甜甜 酸甜可口
酸中带甜 甜中带酸 回味无穷(ABB 中带) 读两遍
5作者把石榴子儿的形状、颜色、味道写得多么生动具体。齐读第四节。
6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四自然段,作者主要从石榴子儿的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进行了用心地观察。观察一种水果,他不仅用眼睛看,而且还品尝了味道,当然,有时我们还可以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这样观察就更全面了。要将观察到的水果写得生动具体,我们还要用好比喻,用准词语。
二、仿写(桔子)
1.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桔子。
指导观察桔子的外形、颜色
取下一瓣桔瓤
认识(出示):
桔瓤(注音) 桔络(注音) 一弯弯 一瓤瓤
先认真读一读这些词,这些都是桔子身上的名称。
2.指导说话
师剥开桔子,让学生观察后说话。
用比喻的手法,说说桔瓤、桔络分别像什么?
连起来说一句话:剥开桔子外皮,只见月牙般的桔瓣一弯弯紧偎在一起,像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说悄悄话呢!橙色的桔肉外还有白色的桔络,仿佛披着一件白色纱衣。
只见月牙般的桔子瓣就像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似的,紧紧拥抱在一起,黄白相间,晶莹透亮。!桔红色的桔瓣上还布满了白色的桔络,仿佛蜘蛛网一样。
3.尝味
你吃了有什么感觉?
酸甜可口的汁水溢满口腔,涌入喉咙,令人回味无穷!
4.写话
把你刚才观察到的形状、颜色,尝到的味道写下来,要用准词语,巧妙地用上比喻的手法。
我拿起一个 的桔子,它穿了一件 的外衣。我剥开外皮,只见 。
取一瓤放入口中,轻轻一咬, 。
5、评价
桔子的样子、颜色、味道是否写具体?有没有用上的比喻的手法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6、今天回家以后有兴趣的同学再挑选一种你喜欢的水果尝一尝,并按刚才学习的方法写一写。
板书:
石榴
形状 用好比喻
用心观察 颜色 用准词语
味道
教学反思:
《石榴》这篇文章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很好范例。
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段落的教学和仿写的训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是进行段落教学和仿写训练的好材料。因此,我想通过这节课把第四自然段的教学和课后作业“品尝一种水果,仿造第四自然段仿写一段话”落到实处。
我把这一课时分成两个板块,一是学习石榴的写法 ,二是仿写桔子。第一个板块学习石榴的写法。我首先出示了一个石榴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通过直观的、形象的实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通过默读思考这段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理清写作顺序——先写样子、颜色,再写味道。然后细细品位作者是如何把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和味道写具体的。抓住“玛瑙般的”“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清爽无比”等词体会用词的准确以及打比方、拟人手法运用的妙处。因为学生对玛瑙不太熟悉,我在网上下载了玛瑙饰品的图片和剥开后石榴的图片进行了直观的比较,帮助学生对这一比喻有了感性的认识。写味道的几个词比较易懂,我就请同学们说一说还在课外积累了哪些写味道的词语,再送给他们的一些味道的词语,为下面的仿写桔子提供一些词语。这一设计也是基于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写水果味道时词汇非常贫乏,局限于“甜甜的,酸酸的”。
第二个块面就是观察品尝水果,仿写桔子。我先带领大家仔细观察桔子的外形和颜色,然后运用学到的写法,用上比喻的手法,用准词语介绍桔子的外形和颜色,接着拿出老师课前预先放在课桌里的桔子亲口品尝,最后进行仿写。应该说指导得很细,学生对要求也非常明确,用上了打比方、拟人的方法形象的描绘出水果的样子和颜色,如穿上了一件黄中带绿的外衣,月牙般的桔瓤一弯弯紧偎在一起,像亲密无间的朋友拥抱在一起讲悄悄话呢!橙色的桔瓤外布满了白色的桔络,仿佛披着一件雪白的纱衣等等。写味道时,不仅写出了水果的味道,还写了吃后的感觉,如:“回味无穷”、“欲罢不能”,“酸酸甜甜的汁水涌了出,滑过舌面,滋润了喉咙,流进了心田”,真是妙语连珠。
由于是借班上课,不了解学生的学情,所以比较保守,不敢放胆让他们写其他的水果,只是布置回家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再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如果在课堂上再开放一点,让有能力的学生挑战一下写其他的香蕉、葡萄、柚子等,或许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