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及反思 | |
作者:钱静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429 更新时间:2015-05-14 10:32:30 文章录入:qianjf 责任编辑:yyjyz | |
|
|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28~29页例2和“练一练”,第31页练习五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画图、列举、假设等多种策略的解题过程,能灵活地选择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说明应用策略的思考过程。 2.使学生在选择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和应用过程,提高应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分析、综合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逐步养成主动探索、回顾反思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策略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策略。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题里的数量,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而且进一步了解了不同策略的特点和作用。回想一下,用学过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交流:用学过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好处? 引入:利用学过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使数量关系更清楚,方便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或者能用更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应用策略 1.出示例2。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提问:联系学过的策略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用你选择的策略可以怎样得出问题的结果?自己先用选择的策略试一试,看用你选的策略可以怎样想。 学生独立思考,选择策略分析、尝试。 2.交流策略。 提问:你选择的是哪种策略?你所选用的策略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按照不同策略交流相应的想法,帮助学生理解过程。 (1)画图的策略。 提问:你是怎样画图来解决的?呈现学生画的示意图,让学生解释,引导理解: 先全部看成大船,10只大船一共坐了多少人,多出几人?为什么会多出8人呢? 多了8人,就要把大船换成小船,每只大船上去掉几人?(每只大船画掉了2人)这样小船是几只,大船是几只? 明确:当我们把10只船都看作大船时,其中的小船也成了大船,一共可坐50人,这样就多出8人;一只小船看成一只大船多出2人,多出的8人正好画去4个2人,也就是有4只小船,这样就是大船有6只,小船有4只。 (2)列举的策略。 提问:你是怎样用列举策略找到结果的? 呈现学生的列举过程或列举的表格,让学生解释,引导理解列举方法:可以从大船有9只,小船就有1只(或从小船有1只,大船有9只)开始列举。每次算出乘坐的总人数,到乘坐人数是42人为止。 提问:你也能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求出问题结果吗?(呈现书上列举用的表格)列举时要注意什么?(有序列举) 呈现课本上列举的表格,让学生说说列举过程,教师板书过程和结果。 明确:通过有序列举,也得出大船有6只,小船有4只时,乘坐人数正好是42人。 (3)假设的策略。 提问:用假设策略解决时,可以怎样假设大船和小船的只数? 呈现学生假设、调整的过程和结果。 引导:我们也用假设策略试一试。(出示课本上的表格)假设大船和小船的只数同样多,大船和小船都是5只,算一算可以坐40人,少坐了2人。想一想,要坐42人可以怎样调整? 提问:这里可以怎样调整?(在出示的表格里调整、填写) 说明:假设大船、小船都是5只,可以坐40人,这样少2人。把一只小船调整为一只大船就多坐2人,所以大船6只,小船4只。 3.列式解答。 提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选用了哪些策略? 用画图、列举和假设策略解决问题时,有什么类似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都是先看成几只大船和几只小船,再按大船和小船每只相差2人思考、调整到有几只大船,几只小船。 谈话:如果要列式解答,你想看成几只大船或小船计算人数,再根据什么求问题结果?自己观察刚才的策略过程,想一想,在课本上列出算式解答,并且检验结果是不是正确。 学生解答、检验,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 这样解答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说明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提问:如果把10只船都看成大船或小船,可以怎样解答?(板书算式,说明思考方法) 指出:列式解答比较方便的做法是先全部看成大船或小船,算出总人数;再用减法计算比42人多了或少了几人;然后按每只船相差2人,用除法算出另一种船是几只,从而得出结果。 三、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提问:同学们,回顾刚才我们解决问题所用的策略,你对于应用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小结:画图、列举、先假设再调整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分析和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策略。 四、巩固练习,提升策略 1.完成“练一练”。 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选择一种方法找出答案吗?先独立填写在书上,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 全班反馈,分别呈现学生画的图和填的表格,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提问:这里各是用的什么策略? 如果列算式解答,可以怎样想?说说你的想法。(板书算式并计算) 说明:这里可以选择画图策略或先假设再调整的策略解决。如果列式解答,可以先全看成鸡,共有土6条腿,少6条,这6条是兔的腿。每只兔要多2条腿,所以有3只兔,5只鸡。 2.做练习五第4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用假设的策略通过调整解决问题,你能完成吗? 出示表格,说明假设两种展板的块数分别是5块和4块,让学生在课本上调整,填表完成。 学生独立填表,教师巡视。 学生展示,集体交流,说说怎样通过假设、调整,得出结果。 3.做练习五第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出示表格,让学生明确先看成几枚1元硬币和几枚5角硬币,要求接着想一想,填一填,并找出答案。 学生列举或调整,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通过列举或调整来推算出结果的。(教师根据交流在表格里板书) 五、全课总结,分享收获 1.引导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列式解答第4、5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 教学例题2时教材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正确把握。如:提出的假设可以是多样的。教材呈现了两种比较典型的假设,即假设10只都是大船和假设大船和小船各5只。结合使用画图、列表、枚举,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综合而灵活的。 我在教学例题2时,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10只怎样的船”。通过猜想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指出自己的假设,激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营造解法多样化的氛围。每一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看这些船是否正好能坐42人。如果学生的假设多样了,那么大多数假设都不是问题的答案,需要调整。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交流各种假设的方法,以及采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发展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再寻找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要逐步抽象,并用计算的方法体现假设的思维过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