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与青草》案例分析 | |
作者:周丽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26 更新时间:2015-01-05 8:52:39 文章录入:zlf286 责任编辑:jljh | |
|
|
片断教学:学习第2、3自然段,小河与青草的第一次对话。 1、小河与青草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整天生活在一起,这一天,它们聊起天来。 同桌合作练读第2、3自然段,看看它们都聊了些什么。 (1)出示这两段。 师:小草说了什么?谁来做一回小草,说一说。 师:小河的水怎样? 生:很清。 师:有多清? 生:一眼能看到底。 师:拓展词语“清澈见底”。 出示一瓶清水:这就是我从小河里取来的,猜猜老师取水时看到了什么? 谁来夸一夸这么清的小河? 指名读,齐读。 (2)小河听了小草的夸奖,有没有得意骄傲呢?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师:小河感谢小草什么? 生: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抱住泥土,不让泥土流到小河里去。 师:怎样是“抱”呢?一起做一做“抱”这个动作。 生:做“抱”的动作。 师:请同桌相互抱一抱。 生:同桌互抱。 师:什么叫“紧紧抱住”呢? 生:抱得很紧,不放松。 师:同桌练习“紧紧抱住”。 生:练习表演 师:哪几组伙伴来演一演? 生:表演 师相机采访:小草,你为什么要抱得这么紧呢? 生:我不能让泥土流入小河中。 师:如果抱得不紧,河水会怎样? 老师做小实验,清水中放入泥土,使它变成浑浊的泥水。这样的水就叫做----浑浊的泥水。 句式训练:因为青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 )。 小河的水清得一眼能看到底,是因为( )。 师:小草的功劳可真大呀!请你来做小河感谢一下小草吧。 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2.分角色朗读 (1)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案例分析: 《小河与青草》一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小河与小草的第一次对话时,我通过让学生伙伴合作读课文,明确小河与小草第一次聊天的内容,并通过伙伴合作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知道小草夸奖小河水清,小河并没有骄傲,而是感谢小草紧紧抱住泥土,不让泥土掉到河水里污染河水。在这一次的对话中,我重点抓了小河河水的“清”来讲,让学生理解河水不是一般的清澈,而是“一眼能看到底”,并拓展成语“清澈见底”,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出示一杯清水,让学生从视觉上直接感受到河水的清澈。在理解“紧紧抱住”时,通过伙伴合作演一演、相机采访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小河的清澈离不开小草的奉献,明白小草的功劳。同时在这一次对话中,我拓展了句式的训练:“因为青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 )。小河的水清得一眼能看到底,是因为( )。”让学生体会小草对小河的帮助,小河的水之所以这么清是因为小草把泥土抱住,加深小河对小草表示感谢的原因的理解。最后通过指导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出小草夸赞小河,小河感谢小草不同的语气,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 这一部分的教学,同时也是为学习第二次对话做铺垫,“实物演示”、“伙伴合作朗读、表演”这样的学习方式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好动”,同时也让我们的课堂更生活化,富有乐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