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辅延听课整理 | |
作者:guchunya…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99 更新时间:2014-12-31 12:17:26 文章录入:luoyan 责任编辑:yyjyz | |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司马光和童第周成才的事例中,懂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的道理。 2、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学习课文运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仿写一个事例。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具体的文字材料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学习课文运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仿写一个事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勤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说勤奋》(读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对勤奋的观点,谁来说一说?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①这是一句什么句?(设问句) ②谁能把这句设问句改成普通的陈述句?(指名改) ③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哪一句更能清晰地表达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齐读。 2、文中还有哪句话表达了作者这样的观点?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指读、齐读。 (板书:一生勤奋 有所作为) 二、初读事例,学习概括。 1、古往今来,无数人用他们勤奋的汗水浇灌了成功的鲜花,作者哪选取了了两个名人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板书:司马光 童第周) 2、请大家快速默读2、3小节,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两个事例,注意说清“谁一生勤奋,有了怎样的作为”。 3、交流: ①事例一:司马光一生勤奋,终于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②事例二:童第周一生勤奋,在欧洲生物界产巨大的影响。 4、既然司马光和童第周都是一生勤奋,有所作为,那作者选取这两个人物的事例,是不是选材上重复了呢?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两个事例。 (板书:典型事例) 三、学习司马光的事例 1、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吧,小小年纪的他就显示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在我们想来,这样一个天才,获得成功应该是很容易的,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2、默读§2,边读边想,课文选取了哪两个时间段来介绍司马光的勤奋? 3、交流。 (板书:小时候 长大后) 屏显:△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滚瓜烂熟为止。 ① 小时候,司马光读书和哥哥弟弟有什么不同? ②交流: ③好个勤奋的司马光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再现他当年的读书样。 ④小结:刚才我们抓住关键词,读出了司马光的勤奋。就是这样的勤奋,让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谁来给大家读读? △ 屏显: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警枕”。 ① 长大后,司马光用了一样东西来见证他的勤奋,那就是——警枕 “警”是什么意思?(提醒、警戒) 司马光要提醒自己什么?(提醒自己抓紧时间读书写作) ②是啊,也许这时已是深夜,也许这时已是凌晨,也许这时已将近黎明……但是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他一醒来,他就抓紧时间读书写作。这就是勤奋!谁来读好这段话? 4、司马光从小到大一直勤奋,用了19年的时间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是——一生勤奋(指板书)。那这本《资治通鉴》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课件资料) 5、整整19年,司马光每天工作到深夜。等这部书完稿时,书稿足足堆了二十间屋子,而司马光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眼睛昏花了,牙齿也大多脱落了,听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 6、齐读第二小节。 7、小结:你们看,作者在讲述司马光一生勤奋的事例时先写小时候抓紧时间读书,尤其把他和他的弟兄们做了比较,再写他长大后勤奋读书写作,最后写他所取得的成就,这就印证了——(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学习童第周的事例 1、课文又是怎样用童第周的事例来论证观点的呢?速读课文第三段,看看作者又选取了哪两个时间段来讲述童第周的事例。 (板书:上中学时 留学时) 2、刚上中学的童第周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急起直追”有哪些方法呢? △“第一学期末……名列前茅。” 交流概括:早晨读书 晚上复习 改进学习方法 3、这样的“急起直追”是一天吗?(“每天”、“总是”) 4、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终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①“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难到什么程度?(课件资料) ② 就在这种情况下,童第周毅然进行了手术。课文这里并没有写童第周为了成功完成手术,付出了多少辛劳的汗水,我们能来猜测一下他遇到了那些困难吗? ③ 集体交流,引读资料: 5、童第周的成才例子告诉我们什么? △即使基础……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6、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话说,这就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7、小结:作者选取童第周上中学时和在比利时留学时的勤奋经历,再次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总结课文,迁移练笔 1、(指板书小结)今天我们所学的《说勤奋》是一篇议论文,文章开头作者就亮出了观点……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选取了两个典型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和童第周,一个是古代的,另一个是现代的;学习的基础也不一样:一个从小就天资聪颖,另一个17岁才上中学,基础又很差。这两个人都通过勤奋,走向了成功。最后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 2、如果让我们来写《说勤奋》,我们可以用上身边的事例。我们班也有勤奋学习的同学,谁能来介绍一下? 3、如果由你来讲述他(她)勤奋学习的事例,你会选取那些时间点来介绍? 4、练笔: 仿照课文第二自然的的样子,介绍一个同学勤奋学习的事迹。 板书设计: 说 勤 奋 典型 司马光 事例 童第周 一生勤奋 有所作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