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的策略 | |
作者:朱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85 更新时间:2022-06-29 13:47:38 文章录入:zhuming 责任编辑:jljh | |
|
|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例1和第28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最优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 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法。)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做第28页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要求学生说说“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通过他们在交流中获得这些体验,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 ,回顾策略 1.练习五第1题。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或者写出比,再转化成分数。(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之间联系,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有助于问题的转化。) 2.练习五第2题。 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图,把稍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法。(在线段图上可以联想到的数学信息越多,思维就越开放,问题转化的思路会越开阔,解决问题的资源也就越充分。) 四.课堂小结 , 提升策略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课堂作业:练习五第3题。
教学反思: 在教学例1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题,放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题。学生对这道题有四种思路:方程解法、除法解法、乘法解法及按比例分配。看完学生的方程思路及除法思路后,我小结这样的方法比较复杂,接着提示学生:如果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 3” 转化为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让学生在我的带领下,经历了一个思考、推翻、再思考的过程,顺利理解转化的必要。书上的练习题处在学习初级阶段,还是比较单一的。光靠这些起不到巩固的作用,为了体现转化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所以我又安排了三道只列式不计算说转化思路的专项训练题,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题目选择合适的转化。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的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