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反比例教学反思 | |
作者:郁静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00 更新时间:2021-06-19 14:16:37 文章录入:jinghua 责任编辑:yanzi | |
|
|
正比例反比例教学反思 “正比例的意义”是一个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性知识。昨天,我试教了这一课,在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用日常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完成对新知的建构。然后,通过例题指导学生主动概括出正比例的本质特征,学生的理解深刻,准确。 我给学生提供一个情境:当速度一定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把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表填完整,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当时间发生变化时,路程怎样变化。第二个情境则是,购买同一种苹果时,应付的钱数与购买的苹果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这两个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相同;应付的钱数随购买苹果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相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出以上实例的共同点,引出“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练习时,判定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和面积与边长的变化关系。让学生独立填表、观察,然后与同伴交流,通过表格、图象、表达式的比较,体会到虽然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同时,学生将初步感知“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为认识正比例奠定基础。同时,借助图形直观、动态地体现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的过程,为学生后面学习正比例的图象积累经验。最后,通过小结、练习让学生总结出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依据:1.两种相关联的变量;2.当一种量变化时,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3.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我们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 明确:判断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先看这两种量是不是存在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的关系;再看这两种量变化时是对应数值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两种量对应数值比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如果两种量对应数值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如果两种量对应数值比的比值与对应数值的乘积都不确定,那么这两种量就不成比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