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作者:mly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64  更新时间:2020-07-03 9:13:18  文章录入:mly  责任编辑:jljh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河塘中心小学  缪莉英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图片:原始森林,感受原始森林的神秘魅力。  

2.出示课题:祖先的摇篮相机理解祖先和摇篮。  

  教师介绍:咱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可要再往前推算六十万年。(课件出示图片)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和猿猴差不多,手脚不分地攀爬和奔跑。经过千千万万年的演变,我们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这时腾出来的双手就可以做很多灵巧的事情了,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狩猎捕鱼、结绳记事……由此,人类开始逐渐进入文明时代。  

  3.识记“祖”。通过熟字“祝、福、神”找到规律,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祭祖敬神活动有关。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句  

1.听录音,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看看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还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思考:我们的祖先怎样生活?  

  三、随文识字,初步理解  

  (1)出示课文一节  

请生读文,读词正音。注意词儿连读,并注意停顿。  

认真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感叹句要读出惊叹、赞美的语气。   

  (2)出示课文第二  

读词正音。注意词儿连读,并注意停顿。  

理解“掏”,做做动作,想一想,还能掏什么?(掏口袋 掏鸡窝 掏底 掏腰包)  

感叹:祖先的生活多有趣!  

再读课文第二节  

(3)出示课文第三节  

读词正音。注意词儿连读,并注意停顿。  

显红:逗、蔷薇、逮  

组词:逗趣  逗笑  逗人喜爱  

蔷薇花  野蔷薇    相机看图认识蔷薇花。  

逮住  逮蚊子(逮dài捕)  

再读课文第三小节  

(4)出示课文第四节  

读词正音。注意词儿连读,并注意停顿。  

显红:忆  

组词:回忆  记忆  忆江南  

(5)出示课文词语  

自读词语,检查认读,相机理解  

(6)认识汉字  

出示形近字,区分并组词。  

  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田字格“望、蓝、赛”3个字。仔细观察,你发现这3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教师梳理。都是上下结构,其中“蓝、赛”有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中间部分要窄于上下部分,写得要紧凑。  

  (二)重点指导  

  ”注意右半边部分,不能写成商。  “蓝”字“艹”稍扁,最后一笔“一”要写得最长。  

  “赛”字“宀”要把中间部分罩住,中间部分的三横要均匀,撇捺要舒展,“贝”字正好嵌在撇捺下面。  

  (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五、课后练习  

1先填空,再写一写,并分别组词。  

字的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从部首可以知道这个字的意思与(  )有关。书写时右边里是(  )字,不能写成字下面的“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