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 | |
作者:安文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13 更新时间:2020-07-02 14:20:13 文章录入:awy 责任编辑:jljh | |
|
|
手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学习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各手指的特点,学习描写方法,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2.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善于从万物中受到启示。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五根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作用;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人群的全体就如同五根手指,团结起来才有力量。 3.过渡:这篇课文在介绍五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时,语言非常的风趣,常常令人忍俊不禁。 二、研读课文,品味风趣 默读2~5自然段,思考每个手指各有什么不同的姿态、性格,各有什么所长所短。将自己绝度有趣的句段找出来 1.交流分享 把手指当成人来写,赋予数值人的情趣和意味。 出示: l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确实最肯吃苦的。 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寥寥几句便勾勒出了大拇指的姿态,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人,十分有趣。 l 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排比使语言节奏变快,“死力、拼命、用劲”略带夸张的词语营造了一种场景的紧迫感,加上以人拟指的笔法,把大拇指的劳苦形象写得十分生动有趣。 l 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l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地写出了中指长、曲线优美、在五指中的地位最优、性格高傲的特点,语言幽默风趣。 l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无名指和小指在“兰花指”中的作用,表现了无名指和小指喜欢这等风光享乐事的特点,特别有趣。 三、想一想 1.丰子恺曾经说写文章时最喜小中能见大,作者一直在写手指但却不仅仅在写手指,那么读着这些描写手指的句子,你分别想到了生活中的那类人? 2.同学们,手指构成的世界分明是一个人类社会的缩略图,正是因为这篇文章有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读起来就特别的有意思。其实,这篇文章不仅有趣还特别的有道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画出你明白的道理。 出示: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作者通过文后的道理想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五根手指不论强弱美丑,都是血脉相连的整体,都有其他手指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也必须依赖其他手指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力量。 四、拓展 【关于团结的俗语、谚语】 1.人心齐,泰山移。 2.众人拾柴火焰高。 3.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4.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五跟手指的不同特点,并且通过介绍手指,领略了丰子恺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五、写一写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有趣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小娃娃五官的姿态特点,想想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我们身上的五官具备的特点,你能不能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一段话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