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地追问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14 更新时间:2020-01-09 8:36:01 文章录入:yxy8 责任编辑:yxy8 | |
|
|
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地追问 ——五上 Unit7 At weekends 教学反思 河塘中心小学 虞晓燕 追问的目的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本课时是在追问中不断提升学习内容,不断获得新的发展与变化。因而,教师不仅要有追问的意识,而且要讲究追问的艺术。 在课前,我通过微课的引领,层层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地追问。 1. 微课引领,注重追问的随机性 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课堂上,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准确、全面、深刻为止。因而课堂上的追问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生成情况随机调整,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 2. 微课引领,注重学生的思维性 巧妙的追问,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与研究,促使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和认识有限,学习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一时间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回答流于表面,或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由此,教师的追问必须注重学生的思维水平,深入浅出,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适时地以恰当的追问方式搭设学生思维的跳板,这样就会突破教学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3. 微课引领,注重追问的有效性 追问要讲究质量,讲究实效,不可“满堂问”或“随意问”。如果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随意地问,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不经思考地仓促抢答,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效果甚少,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背道而驰。因而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注重追问的有效性,找准切入点,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追问也是这个道理,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4. 微课引领,注重追问的层次性 追问要有层次,设计的问题要层层递进,层层深入,难易适度。有层次且难易适中的追问,不仅能让学生易于思考,易于接受,而且能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激情和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以问促思,以问促情,以问感悟,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学生在递进问题的回答中,不仅能说出答案,讲出原因,谈出道理,激发情感,而且能对作品深入理解,提高思维和推断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