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 | |
作者:郁静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28 更新时间:2020-01-08 14:11:19 文章录入:jinghua 责任编辑:yanzi | |
|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能力目标: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3、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 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37-38页例4,例5和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1---5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数学中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比如,不起眼的0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别小看这个0,它的作用可大着呢!看,在1末尾添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添两个呢?(1 10 100) 再从右向左观察,100去掉一个0,发生什么变化?去掉两个0呢? 教师小结: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我要使这三个数相等,有什么办法呢? 2、在下面的( )里填适当的数。 3角=( )元 30分=( )元 0.4里面有( )个0.1 0.40里面有( )个0.01 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 1、课件出示例4: (1)读题提问: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问什么说它们的单价是相等的?你有办法验证自己的判断吗? 分组准备,讨论。 说出结果。 0.3元=0.30元 为什么?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1) 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教学例5课本试一试: 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0.1米=( )米= ( )分米 0.10米=( )米= ( )厘米 0.100米=( )米= ( )毫米 学生自主填空。 (1) 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2) 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3、课件出示例6: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试一试。 (1)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 3.16=( ) 10=( )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 0” 的个数不同? (3)“ 10” 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5、练一练第1、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三、巩固练习。 练习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 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作业: 1、营业员小李在制作一个商品价格标签时,错把6.90元写成了6.09元。这样一来,实际标价就比原标价少了( )元。 2、谁能只动三笔,就能使三个数相等? 6 0 2 0 6 0 2 6 0 2 0 0 6 0 2 0 6 0 2 6 0 2 0 0 6 0 2 0 6 0 2 6 0 2 0 0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课一开始以对“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引起大小变化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关注小数末尾的0,引发猜想。此时的猜想是一种直觉思维。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把这种直觉思维猜想成真。通过在小组内的交流、讨论让他们自主验证0.3=0.30=0.300是否相等,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猜想。一开始,我有点担心,学生可能通过直觉感知这3个数是相等的,但验证的方法可能不是很多。但担心是多余的。通过讨论,学生得出了以下几种方法来验证: ①添单位法: 0.3元=0.30元 ②图示法: 3行方格=30格 ③进率法: 3个0.1=30个0.01 让学生重点通过进率法来证明0.300=0.30,以其它方法为辅进一步说明0.300=0.30,学生们不仅很快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而且使他们明确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较好的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