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商的近似值 | |
作者:qianjf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88 更新时间:2020-01-08 13:45:41 文章录入:qianjf 责任编辑:yanzi | |
|
|
教学目标: 能按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来取商的近似值,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重点:1、体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并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难点:2、体会“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与“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垫导入。 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生:求商的近似值,一般情况下都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板书:一般 四舍五入法]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商的近似值的知识。 我们学校的体育特色是什么?(篮球)那你们知道我们使用的那种篮球多少钱一个吗?老师去了解了一下,每个45元钱。 二、结合实际探究。 1、引入“去尾法” 最近为了篮球比赛我们学校决定要添置一些质量较好的篮球,老师带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 300÷45 在自助本上试做。师巡视,有意识抽取学生出现的不同做法板演。 请学生汇报想法可能有: a:300÷45≈6.67(个) b:300÷45≈7(个) c:300÷45≈6(个) d:竖式计算时,商的小数位数是一位或比一位多的…… (4)比较交流讨论:大家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要把商保留整数?这里取整数商时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呢?为什么? (5)明晰算法:在讨论中重点明确因为买篮球只能整个买,不可能买零点几个。所以要把商保留整数;这题取整数商时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①反推买7个要7×45=315元,超过300元了,所以300元最多只能买6个。②看带余除法的余数结合实际思考,因为300÷45=6(个)……30(元),30元不够买一个……) (6)师小结。 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在取商的近似值时,不管余数是几,都把它省略,自觉地取整数商,我们把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板书“去尾法”] 问:这里的“尾”指什么? ①商里的小数部分 ②除到个位上的商以后所得到的余数。 所以在竖式上只要除到个位就够了。横式上也只要直接写整数商,但要注意使用约等号。 2、引入“进一法” (1)老师还了解到,目前我们学校已有篮球约502个,有一种球筐,每筐最多约可装20个篮球,那么要把这些篮球(502个球)全部装下,至少需要多少个球筐? (2)怎样算?(502÷20=25.1)根据结果讨论:使学生明确在这道题中,需要球筐的个数也必须取整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只要有余数,不管余下来几个篮球,都只能再用一个球筐,所以竖式上除到商的个位就没有必要再往下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加1就可以了。 (3)小结: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像这样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叫“进一法”。[板书“进一法”] 通常情况下,应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但以上两个问题都不适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这说明了什么?(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求商的近似值。) 3、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a、两种方法题目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求近似值的要求,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自觉地取商的近似值,并且都是取整数商。 b、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c、求出个位的商后,前一种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能舍去,所以叫“去尾法”;后一种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能在商的个位上加1,所以叫“进一法”。 (5)那到底什么情况下用“去尾法”取近似值,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呢?我们再来好好体会一下。 4、专项练习 (1)联系实际想一想,下面几题的答案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理。 ①每辆车用4个轮子,45个轮子,最多可以装几辆车? ②商城小学四年级126名同学去春游, 他们想乘坐限载15人的渡船过河,至少要几次才能全部过河? (2)请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算式. ①每个油壶可以装3千克油,装40千克油需要准备几个油壶? ②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5、小结: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几种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判断下列各题应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 (1)做一个奶油蛋糕要用7.5克奶油。50克奶油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蛋糕? (2)幼儿园买50个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师:今天学的“去尾法、进一法”和“四舍五入” 法相比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A都是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B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题,一般题中有明确要求。而用“去尾法、进一法”取近似值的题,题中一般没有明确要求,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自觉地取整数商。 2、开放练习(提供现实情境) 出示25÷3=8.333…… 25÷3≈8 25÷3≈9 师:你能分别给25÷3提供一个现实情境,使商的近似值“约等于8”,“约等于9”吗? 四、总结反思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商的近似值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还有哪些疑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