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 |
作者:zlf286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20 更新时间:2019-06-26 15:50:22 文章录入:zlf286 责任编辑:yanzi | |
|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生字,会写“昨、暖、洒、温”四个字。 (2)、指导朗读,能读出问答的语气和反复的句式。 (3)、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晶莹、寻觅”的意思。 (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字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晶莹、寻觅”的意思。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字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2、教学难点: (1)、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字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策略: 采用“导、读”的教法及“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组,再现雷锋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人物,(显图)一起大声地喊出他的名字:雷锋。 2、雷锋叔叔要来考考我们,给我们带来了一组词语,你会读吗?(屏显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3、“的”字读得轻又快,真好听,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5课——屏显、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朗读回顾上节课内容,情景式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感悟诗意,走进雷锋 (一)、学习第1、2小节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吧!(屏显“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谁来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读好“长长的小溪”。 2、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这句话跟课题有什么不一样?重复两次,表达了同学们怎样的心情?读好反复句,要读出疑问的口气和急切的心情。 3、孩子们为什么要去寻找雷锋叔叔呢? 微视频:雷锋叔叔不仅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的校外辅导员就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4、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屏显第2小节)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谁来讲一讲你脑海中看到的画面。 预设:我看见雷锋抱着一个小孩在路上走。 我看见天上下着雨。 (2)是什么样的雨? 预设:是很细很细的春雨。 (3)你们都同意吗?你们怎么知道是很细很细的春雨? 预设:书上说“冒着蒙蒙细雨”,春天的雨一般都是很细很轻的蒙蒙细雨,所以我知道这时候下的是很细很细的春雨。 预设:现在正是春天,前几天刚下过雨,下的雨很轻很细很密,落在身上轻轻的,所以我认为蒙蒙细雨是很细很细的春雨。 师:同学们能结合学过的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课文内容,你们真了不起!雷锋抱着迷路的孩子是怎样“冒着”蒙蒙细雨走路的,你觉得当时是怎样的? 预设:我想雷锋当时把孩子竖着抱在自己身上,满头大汗的走路,他的心里一定很着急,想帮孩子快点找到自己的亲人。 预设:我想,雷锋当时抱着的孩子可能已经睡着了,雷锋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披在孩子身上,生怕孩子淋着雨,自己身上的衣服都被雨淋湿了。 预设:我想雷锋当时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披在孩子身上,他抱着孩子,边走边问那个孩子,怎么走。 预设:我想的是雷锋抱着孩子,冒着雨,向路上的行人打听那个孩子的家在哪里。 (4)同学们真会想,当时的路面是怎样的? 预设:路上有很多的水和稀泥巴。 路上很滑,非常不好走。 路上有很多积水,有的地方一走,脚还会踩下去一个坑。 雷锋的鞋上和裤腿上一定溅了许多的泥浆。 (5)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我是从泥泞这个词看出来的。泥泞就是路上有许多稀泥浆。从泥泞这个词我看出路非常不好走。 我从脚窝这个词看出路非常不好走。我在农村时下过雨后走泥巴路时一踩就留下一个脚窝。路非常滑,非常不好走。 (6)同学们真会读书。谁能接着: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这句话往下讲一讲。 5、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把自己脑海中看到的感人画面读出来。 6、屏显第1、2小节,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一问一答) 师生一问一答,读好两小节。 (二)、学习3、4小节 1、同学们还去哪里寻找了雷锋叔叔的足迹呢?出示: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指导读好“弯弯的小路” 2、大家的心情越来越急切了,屏显,齐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3、回忆学习第2小节的方法:一读,想事情,二读,想画面。请同学们用相同的方法自学第4小节。 4、交流:“背着年迈的大娘”:年迈,换个词语就是“年老”。 “踏着路上的荆棘”:出示“荆棘”的图片,理解词语意思。雷锋叔叔踏着有刺的植物走在小路上,会怎么样? 5、理解“晶莹”。出示图片,什么样的事物才能说“晶莹”?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晶莹的? 6、踏着路上的荆棘,背着年迈的大娘,雷锋叔叔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带刺的荆棘划破了他的衣服,甚至弄伤了他的胳膊,可是雷锋叔叔全然不顾。尽管他已经汗流浃背,汗珠洒在路旁的花儿上,这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同学们,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接着句子“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讲一讲雷锋叔叔的事迹。 7、屏显第3、4小节,男女生一问一答。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的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对雷锋叔叔的无限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小结升华,内化雷锋 1、送迷路的小孩,背年迈的大娘,你认为雷锋是个怎样的人? 是的,雷锋叔叔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快乐的事情。 2、他们还去别的地方寻找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四处寻觅)换词理解 3、小朋友们,又到春光明媚的季节,又到三月学雷锋的时候,学生读第五小节: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找到了什么呢? ——啊,原来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雷锋。 4、请小朋友带上摄像机到大街上、小巷里四处去寻觅,寻找我们身边的雷锋。 说一说:他正在( )。 5、其实,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班里,就有很多小雷锋,他们曾帮助过你或帮助过别人。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 )是小雷锋,他(她)曾( )。 6、难怪作者说:“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让我们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中。(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7、今天,我们在朗读中触摸了雷锋昨天的足迹,寻找到了今天的活雷锋。今后要沿着雷锋叔叔的足迹,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做一名雷锋式的好少年!(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发现身边的雷锋精神,用所给句式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借用内容贴切的歌曲作为课堂教学的结尾,使学生情感在快乐中升华,音乐能激励他们以雷锋为榜样,奉献爱心,达到将课堂的激情与高潮延续的目的。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昨、暖、洒、温,观察:有什么共同点? 2、观察“昨、暖”,写时要注意些什么?交流识字方法。 3、观察“洒、温”,怎么记住它们? 4、教师范写,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6、反馈、展示。
板书设计: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抱孩子 背大娘 ……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