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当好老师——听特级老师管建刚上《黄山奇松》
作者:XW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419  更新时间:2014-10-27 12:57:47  文章录入:xw700116  责任编辑:yyjyz

 

管特级认为:站在学情来教学,深入浅出是最好的老师;深入深出不能当老师;浅入深出不能当老师;浅入浅出能当老师。  

请看本课教学片断。  

师:课后要求背诵的是第二自然段,编者可能认为这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可管老师并不赞同。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生:(学生很有悟性)老师,最后一段写得更为精彩!  

出示: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师:或是什么意思?能否统一改为有的?  

观察:仰、俯、卧分别是几个字,如果或改为有的,就会突出谁?前面屹立、斜出、弯曲同样道理。反过来,能否全部改为或呢?  

……师生反复朗读体会,确认唯有书上原样是最合适的!一方面句子有点变化,另外注意了词和词组、短句的连接,初步感受到语言的奥秘!  

……  

师:整个句段是由拟人和比喻句组成的排比句。朗读观察:前面都是写了三个方面,可最后为何只写了两个方面呢?  

出示: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观察:每个短句有三部分组成。有的+---------+动物(动物必须是两个字的),那么横线上可填什么呢?开始学生填了宛如、仿佛、如同……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辨别原句中状如、形似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这样,把先前换的词全部推翻。这时,有学生提出“貌若”。  

师:貌若后面能跟动物名吗?我们一般说“貌若天仙”  

经过粗辨细辨,学生终于明白作者的用心良苦,也深深感悟到语言的奥妙!或许,经过这堂课的学习,不久的将来,学生只在脑海里留下印象,但毕竟种下感悟语言奥妙的因,同时清晰地学习了方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断地串习中,学生不但能学习作者对语言的布局和语言的奥妙,也能很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