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跨越式跳高
作者:李梦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53  更新时间:2016-11-30 9:01:56  文章录入:yufeng  责任编辑:yyjyz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名称  

水平二跨越式跳高(第二课时)  

   

姓名  

李梦白  

工作单位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  

年级学科  

四年级体育  

教材版本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跨越式跳高是《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的教材。其动作结构可以分为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部分。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贴近自然动作,选取作为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不仅能增强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而且对以后学习背越式跳高起着辅助作用。另外,跨越式跳高需要越过一定高度的障碍,因此对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等意志品质有很大作用。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并说出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动作。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75%以上的学生基本做出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树立敢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信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纪律相对较好,模仿能力强,敢于尝试。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跨越式跳高的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这节课充满期待,好奇心的驱使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锻炼学生的身心。个体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挑战的过程中,教师要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习,又要考虑弱势群体;既要引导学生树立信心,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过度兴奋造成身体伤害。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活动(运动会模仿秀——韵律徒手操——专门性练习)→基本部分(复习内容——学习完整跨越式跳高——集体纠错阶段——实践阶段——拓展游戏)→结束部分(集合整队——身体拉伸——总结课堂——下课常规)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集合整队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内容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  

2、组织学生游戏,语言鼓励。  

   

1、教师语言激励,播放音乐。  

2、示范动作优美,调动学生情绪。  

   

1、单脚跳  

2、外摆腿  

3、纵跳  

   

1、快、静、齐  

2、向教师问好  

3、思想集中、记清要求  

   

1、认真听讲、调整心态  

   

2、听从指挥、快速反应  

   

   

1、调整情绪、找准节拍  

   

2、动作到位、相互感染  

   

   

1、听从指挥,体会动作  

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语言引入。  

2、教师指导2人一组,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斜线助跑,起跳有力。  

3、教师讲解、示范跨越式跳高完整动作。  

动作要领:  

助跑起跳衔接好  

两腿过杆落地轻  

4、教师把学生分成6组,组织练习。  

5、教师强调本课重点,起跳有力,积极上摆。  

6、教师用篮球演示,用力向下拍球,球弹得高。  

引导学生用力起跳,组织练习。  

7、教师设计不同的高度,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择合适的高度练习(图2  

8、教师和学生大比拼,鼓励学生,教师做错误示范。  

9、教师组织学生再练习,巡视指导。  

   

   

1、认真听讲、积极回答  

2、相互合作,体验动作  

   

   

3、仔细观看,记住要领  

   

   

   

   

4、认真练习、相互比较  

   

5、体验用力,动作协调  

   

   

6、仔细观看、认识深刻  

   

   

7、顽强拼搏、敢于挑战  

   

8积极互动、发现不足  

   

9、认真练习、巩固动作  

跨越式跳高学习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  

2、教师示范,组织学生游戏。  

1、思想集中,记住方法  

   

2、学生游戏,相互鼓励  

游戏愉悦身心  

1、教师带领学生做拉伸。  

   

2、教师小结,学生自评。  

   

3、师生再见,收回器材。  

1、跟随老师,放松身心。  

   

2、和老师一起回顾本课,并畅谈感想。  

   

3、协助教师收器材  

放松总结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教学手法多样性。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根据跨越式跳高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直观示范法、讲解法,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直观感知和深刻认知;分解教学法,把较难技术动作简单化;对比示范法,对本课的重难点进行强调,结合挂图,游戏竞赛法等。通过自主、讨论、合作、竞争等多种形式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2、注重相互协作,共同进步。跨越式跳高教具是各小组共同搭建,让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增进学生之间的情谊和信任度。  

3、营造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标准的示范、简洁幽默的讲解,拉近的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采用多个游戏的教学,使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4、立足总体,关注个体,分层教学。教师在基本内容上,让学生搭建三种高度的跳高架,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自行选择高度。过关后,可以挑战更高难度。让每位学生得到了锻炼,体验努力后获得成功快乐。  

5、拓展部分,教师在跳高的基础上,增加了爬、钻、绕,等内容,让学生的机体得到有效的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集体荣誉感。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1  

     

   


                1         2  

   

   

   

     

八、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活动(运动会模仿秀——韵律徒手操——专门性练习)→基本部分(复习内容——学习完整跨越式跳高——集体纠错阶段——实践阶段——拓展游戏)→结束部分(集合整队——身体拉伸——总结课堂——下课常规)。学生在上这节课的时候表现特别活跃,比平时气氛活跃了很多,尤其是有两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纪律也好了很多,这是让我兴奋的地方。对我来说这节课已经很满意,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个别人出现错误动作时,没有及时纠正,摆腿练习次数较多,负荷较大。致使个别学生出现练习不认真现象。在有竞赛的活动时,缺乏表扬机制。我相信如果再让我上一次我会上的更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