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言语激童学
作者:蔡彩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07  更新时间:2016-04-25 8:53:19  文章录入:蔡彩虹  责任编辑:jljh

 有声言语激童学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  蔡彩虹  

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3课《小河与青草》,在进行识字教学环时,手指着第一个词青草问孩子: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词,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一个孩子站起来,声音很洪亮地读了一遍青草。然后我又请了几个孩子站起来读,他们都读得都非常好,看来已经对这个词语孩子们已经非常熟悉了。接着我又问他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此时,很多孩子都举起了小手。看来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难度。我随便叫了一个孩子,她站起来,非常流利地说:我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草字头;“上边一个草字头,下边一个早上的早,合起来就是青草的。在学生利用结构记,引导学生体会草字头的含义(草字头的字一般与植物有关),然后拓展和积累带有该部首的其他的字。这是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很常用的方法,随后,我又让孩子们给字找个朋友,组组词。有的孩子组小草,有的孩子组草地、绿草等。此时,我觉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让孩子们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来说,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记住字,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入课时,创设了情境,提问学生:小河与小草之间是什么关系?小河是什么样子?小草呢?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接着课件出示动画情境,配上音乐,而且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这样动画情境与提问的方式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感受他们的外在美,这对孩子来说困难不大。我主要引导学生自读对话,然后提问:你喜欢小河与青草吗?为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再通过图片与教师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对清澈的小河与碧绿的小草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再通过自读、互读、小组评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真清啊” “一眼能看到底” “碧绿碧绿的““真是令人喜爱”让学生通过想象、体会等形式,来感悟小河与青草的美,体悟语言的魅力。  

接着,感受他们的内在美,这对孩子们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准备先引领学生再读对话,围绕:“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那么绿?”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情地说。这里随文识字----干,先让学生说一说“干”的两种读音,然后分别组词,再读一读来感知积累。还让学生交流记字方法:“二“字上加一竖;“十”上加一横;“午”上减一撇;“千”上一撇换成一横等,这样巩固复习了学生所学过的熟字加加、减减、换换的识字法,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我设想抓住“紧紧抱住”,让学生通过来演演小草,换位体验,随机采访等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从而真正体会到小草为小河作出的努力。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积累,进行说话训练:有了这充足的水分,小草才——,有了这充足的水分,小草才——,至此小河与青草间相互依存的温情以及谦虚感恩的态度展露无遗,此时再通过学生优美的朗读把自己的体验、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