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组教研总结 | |
作者:郁静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71 更新时间:2016-01-18 13:24:22 文章录入:jinghua 责任编辑:jljh | |
|
|
我们数学教研组共有教师10人,每个成员既不锋芒毕露又不甘于落后,都能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经过这学期的相互磨合,彼此的性格脾气都已了然于心,大家亲密无间,团队精神初露端倪。虽然我们的工作还不是很出色,但是我们不抱怨、不气馁,继续本着“勤学、善思、细研、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同时我们也在冷静思考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工作。现将小学数学教研组作一总结 一、目标的达成度 高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紧紧围绕校教学工作计划,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依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规范集体备课 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教学活动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集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功面对和解决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只有集体合作,共同探究,才能有最佳成效。当教师们都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必要性之后,为了更规范化管理,我们将集体备课制度化——时间地点固定、备课内容确定、中心发言预定及时敲定。教研组很少在常规的组织管理上或者引领备课上花时间,因为开学第一周,我们把集体备课活动的计划一经安排,大家以后就是非常自觉、非常认真地按部就班了。 三、具体的操作流程 每次活动前一周,备课组长将教学内容分配给任课教师,教师在一周内完成“教材分析”在集体备课时,划分确定下一次的备课内容和主备人。每次备课重点研讨: ①钻研教材时碰到的疑难问题; ②如何引导学生自学; ③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④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点拨、归纳; 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补充、完善;我们备课活动的模式是“典型引路——反思——研讨---形成共案”。活动时,首先由主备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当讨论完毕后,主备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老师们成长了 通过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自已先独立编写教案,然后给大家一起审核,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在争议中成长了,有了收获,然后带到课堂去,自已再进行加工。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有了交流的机会,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收获的同时,我们还有许多遗憾。1、因此备课中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运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2、备课中涉及到学法的指导少,对学生的学法还关注不够;3、互动交流时间不够充分,有时老师还准备不充分。4、在学生的学科活动中,形式还不够多样,没有把学生的最大潜能与学习兴趣发挥出来。总之,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通过不同方式,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主线,继续组织老师开展集体备课,积极探索集体备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认真组织学科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