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课型反思 | |
作者:caiyife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00 更新时间:2015-10-29 14:53:14 文章录入:caiyifei 责任编辑:yyjyz | |
|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3、指导学习学习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描写动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兴趣,了解金蝉脱壳的神奇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作者看了蝉儿脱壳的全过程,他觉得金蝉脱壳是个怎样的过程呢?(板书:神奇有趣) 二、赏读探究 1、蝉在脱壳时,不是整个一下子从壳中蹦出来的,它身体的各部位是按怎样的顺序出来的?请快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出示:“蝉的()露出来了,接着()钻出来了,而后()出来了,最后是()脱壳而出。” 背—→头—→脚—→尾 (板书) 2、交流:作者按照蝉各部位出来的先后顺序写的,写得很有顺序。板书:有顺序。 3.作者观察十分仔细,各部位出壳的情景描写得妙趣横生。在金蝉脱壳时,你认为哪些情景“神奇有趣”?先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出示:第四自然段) 学生交流预设:(随机出现句子) A.“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淡绿色。”读了这句话,你能感受到蝉儿脱壳时速度怎样?(抓住“几下”“立刻”“很快”“一会儿”等词语,理解背部出壳的速度快。就像我们前一课学习的变色龙一样。) B.“头”是怎么出来的?重点写了头部的什么?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从 “钻”字引导学生感受到蝉的灵活、调皮。 C.“像……一样”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眼睛的特点,体现出蝉的可爱。 D.“透明发亮”“大眼睛”写出了蝉出壳后的透明发亮,更美了。 小结:作者能生动的形象地描写蝉虫,都源自对他对蝉的喜爱之情。可见,小作者又是带着感情来写的。板书:有感情 E.“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PPT出示: 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1)默读思考:这段围绕哪句话来写?请在书上用“____”标出来。 (2)这一段是怎样表现出蝉尾出壳这个过程的神奇有趣的呢?请同学们读读整个的过程,圈圈关键的词语,想想当时的情景。 (3)同学们注意到“使劲地抖动着、升着”、“腾空向后仰”、“敏捷地向前扑来”、“抓住蝉壳用力一抽”、“蝉尾就出来了”这些描写动作的词了吗?不妨自己模仿蝉儿试一试。 (模仿蝉儿演一演) (4)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蝉尾出壳这一神奇有趣的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那么,蝉背、头、脚、尾出壳的过程,笔墨最多的是描写哪部分出壳?相机板书:看全面、有重点、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完整地感受蝉脱壳时的神奇有趣,争取背下来。 5、积累背诵:这么有趣的过程,请大家把这个清晰画面记在脑中吧。我们一起来来把最有趣的蝉尾出壳情景背诵出来。(课件出示蝉尾出壳部分的课文填空。) “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 )着,( )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 ),又( )地向前( ),再用前脚( )蝉壳( ),( )的蝉尾就出来了。” 6、现在我们应该很清晰地感知了蝉是怎样露出背,钻出头,伸出脚,以及最后又抽出尾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蜕变过程,可是蝉却把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完成的——自然协调。然而完成这一系列动作,蝉要消耗很多体力,所以脱壳的蝉儿(引读):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8、金蝉脱壳后,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交流:谁来和我们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难怪作者要说“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快拿起书,用我们的朗读来感受这奇迹般的变化。 刚刚我们一起看了蝉的整个脱壳的过程,如果你亲眼看到了这个过程,你会怎么想,怎么说?(交流)难怪文中的“我”发出这样的感叹—— 相机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三、仿写练笔: 1、课文记录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呢? 2、对,靠的是仔细的观察。大家看,课文中这些词语表现出作者在仔细“观察”。 PPT出示: 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2)有重点 (3)按顺序 (4)有感情 5、我们生活在农村,可以观察到许多动物,比如说公鸡打鸣,母鸡生蛋,小羊吃草,猫捉老鼠等等,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你们要仔细观察,然后我们来写写屎壳郎是如何推粪球的。 观察,它是怎么推的?(头朝下,用后面两条腿用力推的。) 它在腿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一个小坑,用尽全力推)粪球查到了树枝上,(把粪球四面挖掉)转过去一看,原来粪球插在树枝上,倒过来推。 结果,推着粪球回去了。 板书:背—→头—→脚—→尾 (板书) (1有重点 (2按顺序 (3有感情 6、写完后伙伴互评互改。 课型反思: 这篇课文是读写结合中的模仿类的读写结合课型,紧扣文中蝉出壳的顺序、动作来展开教学,使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初步掌握写作方法,同时也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使读与写有效结合。具体展开如下: 一、紧扣“神奇有趣”,品读“脱壳”过程。 将第四自然段作为重点品读内容,先让学生找出蝉儿脱壳顺序,再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脱壳时的神奇景象。抓住蝉儿的动作、颜色变化等来描写的,同时适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 二、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揣摩写法。 在品词析句的同时,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促使他们在阅读中推敲、内化,提高品味积累的能力。然后让他们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蝉儿脱壳的过程写具体的,我们在观察动物时应该写些什么。 三、观察视频,练写片段。 本课练写、交流都能在课内完成,保证了学生习作的实效性。为了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有效掌握描写动物的方法,我统一了写的内容《屎壳郎推粪球》,先让学生观察屎壳郎推粪球时经过了哪些地方,它是怎么做的?然后在细细观察它推粪球的动作,并适当加以想象它的神态、心理,这样由扶到放,学生写起来就有法可依,有内容可写了。在教学中,我还组织伙伴学习小组,让学生先伙伴小组讨论写作方法,写完后伙伴互评互改,互相补充、学习,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