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窗外秋风起,伴着秋雨落。八月即将结束,迎来九月开学季。
是日,得空欣赏了电影《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学生之间的故事。我无意去评价影片所要表现的现实与理想,梦想与勇气,守旧与创新的矛盾冲突,偶见影评中一位作者开篇就问:“你的一生曾经有没有因为什么人而改变过?我没有。但我知道在美国威尔顿的贵族学校里那群学生的道路被基汀老师改变了。”忽想起一句话: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基汀老师不就是影片中那些孩子的贵人吗?基汀老师冲破守旧势力的束缚,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原则行事。他用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虽然结局似乎是悲壮的,但你能抹煞得了基汀老师对孩子们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吗?是他,让学生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人生,更精彩的世界,以及有无限潜能的自己,如春风化雨般。
这不由使我想起我学生生涯的恩师们,虽不及影片中的基汀老师但对我而言亦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虽然我小学上的是村小,但老师们淳朴上进,并不因为学校设备落后而马虎教学,活动开展也丰富多彩,自制教具学具,每年举行六一汇演,手工制作比赛,参加镇里的会操比赛,演唱比赛等。尤记得孙老师,如今退休了,不高的个子,却样样拿手,教学是不用说了,年年毕业班,跳舞唱歌排节目,经常拿奖。虽然我没啥艺术细胞,但几年的历练也让原本内向不语的我有了些许自信。
初中时的韩老师是个胖子,整天笑呵呵,教数学,上课幽默风趣,各种形象的比喻,各种肢体动作比划,想来,我对数学的偏好正是拜韩老师所赐。初三时,韩老师特意找出一堆他女儿前一年中考的数学模拟试卷给我做(他女儿上的初中学校比较好,而且中考考上的是我们那里最好的高中——扬州中学),我如获珍宝,感谢韩老师的无私帮助,让我有机会考入市里最好的高中上学,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
高中的氛围是完全不一样的,对我产生影响的老师那就多了去了,记得高二地理老师是个女老师,个子高高的,不喷香水,但衣服里总别着一朵小玉兰,人未到一股淡淡的香气先入鼻,总是盘着头发,看上去干净利落,在她的身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优雅的气质;高一的历史老师是一男老师,20多岁,个子矮矮的,听说北大毕业,上课总是空着手,啥也不用带,课堂上照样激扬文字,总能准确说出所讲内容在书上的哪一页哪个位置,让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牛掰的老师;高二的政治老师是从乡下调上来的男老师,除了讲授课本内容,他更多地会和我们谈理想谈人生,让我们见识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温文尔雅,有点基汀老师的意思;高中里学生都是初中时各个学校的精英,高手如云,初中时的学霸我也沦落成了化学学科的“后进生”,记得不管考试考得怎样,化学老师从未讽刺挖苦过我,印象中当时高中的老师们一般都不会讽刺挖苦学生,很尊重学生。记得高三有次化学考试考得实在太蹩脚了,晚自习时化学老师拿着我的试卷在办公室里耐心地一道一道地讲给我听,仔细帮我分析,鼓励我不会的多问,那敬业精神是杠杠的。
不得不说的贵人是班主任马老师,男,三十多岁,戴副金丝眼镜,八字胡,教英语,留过洋,一口地道美式英语,除了教课本内容,还鼓励我们看英文经典书,记得是先从简版的《简爱》《双城记》等开始,他的教学不拘一格,不让我们死记硬背,着重培养我们的语感,所以高中时我的英语还是不错的。他很关照我们农村来的孩子,我们从乡下到市里上学,都要住学校宿舍,第一次离开父母,一个月才放一次假,很想家。他总是嘘寒问暖,周日下午给我们组织各种活动,与其他学校联谊踢足球什么的,我们女生就当拉拉队;他知道我们不舍得花钱,学校发放补助时,他总要为我们住宿生多争取一些。高三填报志愿时,他的腿因车祸受伤了,填报志愿那可是大事,当时乡下的孩子和家长见识少,因为马老师带了我们三年,对我们都很熟悉,家长们也很信任他,所以他顶着压力,坚持在学校边打点滴边为我们提供合理的建议,感谢马老师让我成了他的同行。
写到这里,心里是满满的感恩,感谢我的恩师们,你们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如今经由《死亡诗社》的基汀老师回想起你们,思考如何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贵人,一次精心组织的活动、一节精彩的课堂、一次耐心的辅导、一个真心的鼓励、一次无私的帮助亦或是一身大方得体的着装,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心中有爱和尊重,你们就是我的榜样。
又到一年开学季,九月秋风亦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