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仲晓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42  更新时间:2015-02-05 12:38:08  文章录入:xiatian  责任编辑:wanghongxin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感受颇深。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钱理群曾说这本书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书中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更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作为一个妈妈,也作为一个老师,本书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也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不管是哪一重身份,我都有很多做法不尽如人意,有意无意间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打击了他们的信心,扼杀了他们的兴趣,看完了这本书,我的心是不安的,平常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它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发展!  

就拿其中有一篇来说——《像牛顿一样》,乍一看标题,我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要像牛顿一样聪明、爱思考、做事认真等,看完后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作者经常说她的女儿圆圆“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而是批评,批评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犯各种低级错误。  

这句话源于一个故事。说牛顿醉心于实验,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他,朋友就把佣人给牛顿准备的午饭吃了,然后走了。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看看餐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说完又钻进实验室。   

天才因为太专注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可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类人和事,却多半会被看做“不用心”或“不聪明”,引起人们的不屑和生气。尤其是孩子,一千个孩子会有一千件痴迷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在大人看来毫无趣味;再加上孩子们的幼稚和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甚至闯一些小祸。而此时,大人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孩子的这些“不是”,却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为大人,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总是经常反射性地冲孩子发火,“我早就提醒过你了,你居然还……”,“你怎么那么不小心……”,教训话说过了,事后又后悔,可下次遇到同样的事,还是忍不住先发一通火,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是个大恶果。这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我们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孩子成长需要“试误”。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比我们口头讲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而“像牛顿一样”既是大人如何理解孩子的问题,也是以什么方式批评教育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以保护孩子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能力为目的。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既让孩子知道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的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  

让我们对孩子都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吧,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欣赏孩子不是只欣赏孩子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